[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225.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国;郁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0 | 分类号: | B60J3/00;B60J7/00;B32B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解文霞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天窗 遮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天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机动车天窗的遮阳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动车天窗遮阳板的板体在每个区域的玻纤的密度和重量都是相同的,其缺点是:重量大、强度不均匀,成本高;同时由于板体使用胶水较多,导致使车内空气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重量轻,刚性强且均匀的遮阳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天窗遮阳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为复合层结构,所述的板体后端包括折弯的加强结构,所述的板体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基板、泡沫背胶和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纺布、第一玻纤层、第一胶水层、聚氨酯泡沫块、第二胶水层和第二玻纤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体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是指所述的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是指所述的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前端在与后端使用相同玻纤的基础上仅在前端增加适量的玻纤,以分别达到前端和后端设计强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是指所述的第一玻纤层和第二玻纤层前端使用密度大、重量高的玻纤,后端使用密度小、重量低的玻纤,可以分别达到前端和后端设计强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板体的前端设有固定把手的螺钉。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板体两侧的滑脚和弹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板体后端设置折弯的加强结构后,在板体的前端和后端采用不同密度和重量的玻纤,使前端和后端都能满足刚性强度的同时,达到了前端和后端强度的均匀、总体重量减轻和成本降低的目的;此遮阳板减少了胶水的用量,减少了车内空气污染,改善了车内的空气质量;同时此遮阳板通过两侧的滑脚和弹片改善了遮阳板的滑动力、降低了振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的板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的板体复合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的板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的滑脚和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实施例1的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天窗遮阳板实施例2的基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机动车天窗遮阳板,包括板体1,所述的板体1为复合层结构,所述的板体1后端包括折弯的加强结构109,所述的板体1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如图2所示,所述的板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基板6、泡沫背胶107和面料108。所述的基板6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纺布101、第一玻纤层102、第一胶水层103、聚氨酯泡沫块104、第二胶水层105和第二玻纤层106。所述的板体1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是指所述的第一玻纤层102和第二玻纤层106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还包括把手2,所述板体的前端设有固定把手的螺钉3。还包括设于所述板体1两侧的滑脚4和弹片5。
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玻纤层102和第二玻纤层106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是指所述的第一玻纤层102和第二玻纤层106前端在与后端使用相同玻纤的基础上仅在前端再增加适量的玻纤1021、1061,以分别达到前端和后端设计强度的要求。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机动车天窗遮阳板,包括板体1,所述的板体1为复合层结构,所述的板体1后端包括折弯的加强结构109,所述的板体1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如图2所示,所述的板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基板6、泡沫背胶107和面料108。所述的基板6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纺布101、第一玻纤层102、第一胶水层103、聚氨酯泡沫块104、第二胶水层105和第二玻纤层106。所述的板体1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是指所述的第一玻纤层102和第二玻纤层106前端密度大、重量高,后端密度小、重量低。还包括把手2,所述板体的前端设有固定把手的螺钉3。还包括设于所述板体1两侧的滑脚4和弹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