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液杯盒及理料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784.6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华;周楠;罗宏;王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液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液杯盒及理料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样本检测过程中使用缓冲液杯盛放缓冲液,操作者取用缓冲液杯,再与样本进行混合、混匀检测等处理。
但缓冲液杯的取用是由人工操作,当有多个待检样本需要检测时,一一取用缓冲液杯的方法过于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液杯盒及理料传动装置,能够将缓冲液杯自动输送到工作区内,继而进行后续操作,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冲液杯盒,具体包括:
盒体1和分隔条2;
盒体1三面具有侧壁,形成半包围结构,收纳至少两个分隔条;
盒体1无侧壁一面相对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豁口3;
分隔条2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缓冲液杯的单元腔4;
分隔条2一端底部开设十字槽5,该十字槽5平行分隔条短边的槽口贯通分隔条壁,另一槽口两端封闭。
可选的,
单元腔4为圆柱或者棱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缓冲液杯理料传送装置,具体包括:
缓冲液杯盒、用于放置缓冲液杯盒的操作台6,以及操作台6上装配的X轴向传送机构和Y轴向传送机构;
X轴向传送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部8、第一传送部7和滑动推臂9,该滑动推臂9装配于第一传送部7,滑动推臂9的形状与豁口3相同,能够嵌入豁口3;
Y轴向传送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部10、第二传送部11、滑槽12和滑动推柱13,该滑动推柱13位于所述滑槽12上并可在滑槽12上滑动,滑动推柱13直径不大于十字槽5的槽口。
可选的,
所述Y轴向传送机构还包括限位腔14,位于所述滑槽12上方;所述限位腔14一面开口,其顶面具有一压板15,所述压板15活动固定于所述滑槽12上方。
可选的,
所述压板15面向缓冲液杯盒体1放置区的一面靠下部分呈棱状或弧形设计。
可选的,
所述缓冲液杯理料传送装置还包括缓冲液杯刺穿部;所述刺穿部呈倒锥形;所述刺穿部的外围直径略大于缓冲液杯口的外围直径。
可选的,
所述缓冲液杯理料传动装置还包括缓冲液杯出口16。
可选的,
所述装置还包括舵机17,所述舵机17安装于所述第一动力部8所在支架的下方,所述舵机17所在水平面不高于缓冲液杯的分隔条2工作状态时的高度,舵机17可做水平面上的90度摆臂运动。
可选的,
所述第一传送部7包括:第一主动轮71、第一从动轮72和第一传送带73,所述第一传送带73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7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72,所述第一主动轮71与所述第一动力部8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72装配在操作台6支架上。
可选的,
所述第二传送部11包括:第二主动轮111、第二从动轮112,第二传送带113、第三从动轮114、第四从动轮117、第三传送带115以及滑动连接件116;
所述第二传送带113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11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112,所述第二从动轮112与所述第二传动带113和第三从动轮114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轮114和第二从动轮112安装在所述装置底部支架上;
所述第三传送带115连接所述第三从动轮114和所述第四从动轮117,所述第四从动轮117安装在所述装置底部支架上。
所述滑动连接件116一端装配在所述第三传送带115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推柱13连接。
可选的,
所述滑槽12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带115。
位于滑槽12上的滑动推臂13在第二传动部的带动下,随着第三传动带115的传动而在滑槽12上滑动,从而实现Y轴向传送机构上缓冲液杯分隔条2的移动,进而可将缓冲液杯输送到缓冲液杯出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液杯盒机构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图3为图1右视图;
图4为分隔条结构图;
图5为图4底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隔条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缓冲液杯理料转动装置结构图;
图8为图7底面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缓冲液杯理料转动装置中一种舵机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