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椰子壳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757.9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黎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妙娟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椰子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椰子壳音箱。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音箱可以分为塑料、金属和木质音箱三种,该三种音箱根据他们各自的特性,各有所长:
塑料音箱:塑料是新型的音箱材质之一。塑料音箱大都衣着华丽,即使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身价平平,但体重轻盈、外形可塑性强,使它们甚至成为了时尚的代言。而低廉的价格,又让它们牢牢占据了迷你音箱、多媒体有源音箱乃至不少户外音响的市场。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不过,普通的塑料音箱大都材质一般,箱体单薄、无法克服谐振,因此音色普遍干涩、不圆润,缺少平滑感。
金属音箱:金属音箱是近些年来才开始出现的带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能够千变万化的材质特性,使得音箱厂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融入各种工业设计理念,从审美的角度提升了金属音箱的性价比。另外,金属音箱在高频部分的表现能力非常出色,通透感极佳。但是,与塑料音箱相同,这类产品对于厂家的金属加工能力和设计能力也有着极强的要求;而且,音染部分对于金属材质的音箱比较难控制。金属音箱发出的声音较为硬实,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让人听起来感到生硬、不舒服,因此,生产厂家数量也非常有限,中级产品的价格也都比较昂贵。
木质音箱:木,是最古老的音箱材质。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音箱箱体制作材料。其中,采用实木材料的音箱为上品。但是,实木对湿度非常敏感,只有在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与塑料音箱和金属音箱相比,木质音箱的优点就在于密度高和回放效果好。箱体材料影响音箱的性能,音箱外壳的材料密度越大,发出声音时箱体所产生的振动就越小,进而避免共振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带大功率放大器的有源音箱更是如此,这样声音可以更加真实的得到还原。木材的密度要比塑料大很多,因此,木质音箱的效果要比塑料音箱的效果出色。另外,木材和塑料相比对于声音的反射要强不少,而且木材的密闭性也非常出色,这样声音信号就可以有效的通过箱体内的空气振动得以表现出来,另外木质音箱箱体的厚度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超低音效果的有力保障。
所以,中档木质音箱对声音的表现力普遍好于塑料和金属质地的同类产品,万元及以上的家庭影院都可以选择搭配。
一般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另外还有少量淀粉、蛋白质、水分及矿质离子等。含纤维素的木材的韧性和弹性都比较好,可以增强泛音和吸收杂音,同时木材的弹性会对声音进行叠加发射,给人一种震荡感。
故,现有音箱一般采用高密度木质来制作音箱外壳,但制作该高密度木质音箱外壳所需成本较高,同时加工也较为复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椰子壳音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木质音箱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及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椰子壳音箱,包括:音箱外壳、安装于所述音箱外壳内的电路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音箱外壳上的喇叭,所述音箱外壳设有一喇叭安装孔及USB接口安装孔,所述喇叭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孔上,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喇叭电性连接,所述电路结构包括:与喇叭电性连接的信号处理及放大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及放大模块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机放大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的USB接口,所述电源模块还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信连接,所述USB接口安装于所述USB接口安装孔上,所述音箱外壳采用椰子壳制作而成,所述音箱外壳包括上、下椰子壳,所述上、下椰子壳通过胶粘结拼接在一起。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通信模块或红外通信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为一移动电源模块。
所述电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信号处理及放大模块电性连接的音频输入接口以及与所述信号处理及放大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还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进而通过电源接口接入电源对电源模块充电,以及给信号处理及放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上椰子壳对应所述电源接口与音频输入接口设有电源接口安装孔与音频输入接口安装孔,所述电源接口安装于电源接口安装孔上,所述音频输入接口安装于音频输入接口安装孔上。
所述喇叭安装孔设于上椰子壳或下椰子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妙娟,未经黎妙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威亚吊具用束绳装置
- 下一篇:抽油机机头制作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