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元体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152.X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孙方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幕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墙装饰,尤其涉及一种单元体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框架式幕墙,单元体幕墙都是在工厂加工组装而成,现场只需要吊装,单元体组件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不再是安装一根根元件组成框架,再安装玻璃,这样的结有以下几点优点:
①工地工期短。由于单元体组件制作是在工厂进行,它可以和工地土建施工同步进行,节省工地工作量,工地仅进行吊装,这样在工地上耗用的工时大大减少,使幕墙很快安装好并整体封闭,形成围护结构,它还可在土建完成一定高度后即开始吊装,形成土建与幕墙齐头并进的场面,使建筑物总工期大大缩短,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可以通过交叉作业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
②由于单元体组件接缝是通过对插形成的,因此它对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变形适应能力特别好,且位移时噪声小。
③单元体组件制作、组装是在工厂内完成的,因此质量控制条件优于工地,单元组件内部质量要比工地组装的好,从而提高幕墙整体质量。
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运用上述单元体幕墙作为外墙装饰的建筑越发增多,但这类系统仍存在一些共同的缺陷,表现为:1、立柱、横梁在拼接处,由于为插接方式连接,型材为开放式结构,对接后拼合成为闭合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单元式幕墙系统》(CN201679126U),由此影响杆件的强度;2、单元体之间的拼接缝存在气密性及水密性的问题,通常以单侧胶条密封为主。另外,拼接缝两侧的压力差及排水问题,是造成室内渗漏水现象的根本问题,还需要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考虑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体幕墙系统,通过结构改良,增加了型材整体强度,提高了幕墙水密性与气密性,解决渗漏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元体幕墙系统,包括复数个单元体,每一所述单元体由若干根横梁及位于横梁两侧的公、母立杆拼接构成,两侧相邻所述单元体通过公立杆与母立杆配合插接构成幕墙的立杆,上下相邻所述单元体通过上横梁与下横梁配合插接构成幕墙的横梁,所述立杆及横梁外侧、相邻幕墙面板之间设有盖板,位于所述公立杆、母立杆及上横梁、下横梁的两侧互相对插脚之间设有加强筋,构成闭合腔体,所述公立杆及上横梁的加强筋上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一对插脚,其中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公立杆中部的所述插脚端部两侧分别设有胶条槽,至少一个位于所述上横梁中部的所述插脚端部两侧分别设有胶条槽,对应公立杆中部及上横梁中部的插脚处的所述母立杆、下横梁上分别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脚之间通过分别设置于每一所述胶条槽内的密封胶条构成双侧密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立杆、母立杆及上横梁、下横梁通过增加跨接的加强筋构成闭口型材,提高同等截面形状下杆件的强度。再由公立杆、上横梁的加强筋上延伸出插脚,由母立杆、下横梁的加强筋上内凹形成插槽,两者插接配合,拼合成立杆及横梁,在插脚端部两侧设置胶条槽,使插脚两侧与插槽壁之间均存在密封胶条的密封,提高拼接缝处的水密性与气密性,解决单元体幕墙拼接缝渗水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对所述插脚位于所述公立杆的中部及尾端,其中,中部插脚端部两侧设有胶条槽,尾端插脚位于所述母立杆尾端内侧,所述母立杆尾端胶条槽槽壁上设有单侧胶条槽,该单侧胶条槽内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与尾端插脚构成密封连接;一对所述插脚位于所述上横梁的中部及尾端,其中,中部插脚端部两侧设有胶条槽,尾端插脚位于所述下横梁尾端外侧,所述尾端插脚相对于所述下横梁侧设有单侧胶条槽,该单侧胶条槽内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胶条槽内分别设有海绵垫,所述公立杆的中部及尾端插脚前端抵于相应的所述海绵垫上,所述上横梁的中部插脚前端抵于相应的所述海绵垫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横梁的加强筋以及位于加强筋中部的所述插脚上分别设有泄水孔,与所述横梁下方的所述立杆内腔连通,构成排水通道;每一个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闭合腔体内对应的所述立杆上分别设有一排气通孔,构成闭合腔体的气流通道;所述上横梁的加强筋向所述泄水孔位置处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为1°~5°。由于横梁拼接存在缝隙,必然会有渗水现象,通过排水通道,可将渗入横梁内的水滴导入位于横梁下方的立杆内,向外排出,杜绝向内漏水。设置气流通道,避免将横梁内的闭合腔体设置为密封腔体,一方面密封腔体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有压差,密封胶不易涂覆,另一方面,密封腔体不利于密封胶的固化,影响密封效果,因此在每一闭合腔体对应的立杆上开设排气通孔,平衡内外气压,利于密封胶的涂覆及固化,保证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尺规等分椭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135°隐框阴转角装配铝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