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动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9770.2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敏;刘重金;邹建萍;张萍;马超;陈彪;冯洁;李韶华;霍长云;韩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动锁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止动锁紧装置,属于大型厚壁异径铝合金筒体成角度相贯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地面设备对机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地面设备在高速行进及运输过程中,发射筒与载荷体之间的止动控制是生产的关键。现有的止动锁紧装置受结构影响存在承载负荷不足,导致锁紧不可靠的缺陷,本申请这对这种缺陷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承载重负荷,且锁紧可靠的止动锁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止动锁紧装置,包括筒体和载荷体支撑环,所述载荷体支撑环设置在筒体的内壁底部,用于支撑载荷,所述筒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端框;
还包括两个止动缸筒,两个所述止动缸筒对称设置在筒体的外壁,所述止动缸筒在筒体的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止动缸筒与筒体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60°,在所述止动缸筒的上下两侧的筒体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组。
所述加强筋组的结构为:包括第一加强环筋和第二加强环筋,所述第一加强环筋和第二加强环筋均呈环状,均套装在筒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强环筋和第二加强环筋均位于止动缸筒的下方,且第二加强环筋位于第一加强环筋的下方。
所述第一加强环筋和第二加强环筋之间设置有加强环板,所述加强环板的上端连接在第一强环筋上,所述加强环板的下端连接在第二加强环筋上。
所述筒体的外壁上水平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均位于止动缸筒上方,所述加强筋板和第一加强环筋之间设置有加强腹板,所述加强腹板的上端与加强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腹板的下端与第一加强环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将载荷体支撑环设置在筒体的内壁底部,并在筒体的顶端外壁上设置端框,提高了筒体的整体承载负荷,将止动缸筒倾斜设置在筒体上,并通过加强筋组固定,使发射筒与载荷体之间的锁紧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筒体、2为载荷体支撑环、3为端框、4为止动缸筒、5为第一加强环筋、6为第二加强环筋、7为加强环板、8为加强筋板、9为加强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止动锁紧装置,包括筒体1和载荷体支撑环2,所述载荷体支撑环2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底部,用于支撑载荷,所述筒体1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端框3;
还包括两个止动缸筒4,两个所述止动缸筒4对称设置在筒体1的外壁,所述止动缸筒4在筒体1的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止动缸筒4与筒体1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60°,在所述止动缸筒4的上下两侧的筒体1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组。
所述加强筋组的结构为:包括第一加强环筋5和第二加强环筋6,所述第一加强环筋5和第二加强环筋6均呈环状,均套装在筒体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强环筋5和第二加强环筋6均位于止动缸筒4的下方,且第二加强环筋6位于第一加强环筋5的下方。
所述第一加强环筋5和第二加强环筋6之间设置有加强环板7,所述加强环板7的上端连接在第一强环筋5上,所述加强环板7的下端连接在第二加强环筋5上。
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水平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8,所述加强筋板8均位于止动缸筒4上方,所述加强筋板8和第一加强环筋5之间设置有加强腹板9,所述加强腹板9的上端与加强筋板8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腹板9的下端与第一加强环筋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面设备发射筒所采用的筒体均为大型厚壁铝合金筒体,其孔口结构组焊过程中定位、变形控制直接影响发射筒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属于5A06厚壁异径筒体相贯焊接结构,是应止动油缸的用途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焊接结构,具有承载重、锁紧可靠性高等优点,属于重载止动行业先进水平。也是典型的地面设备发射筒与载荷体相对止动结构,为制动装置即止动油缸提供有效的重载装配支撑。生产过程中,铝合金筒体与止动缸筒成角度坡口焊接采用特定工装装配,定位精度高、装配效率高、焊接变形小、质量稳定,完全满足研制及批生产要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