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59482.7 | 申请日: | 2013-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尤德涛;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结构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金属不塑胶两种材质的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实现笔记本电脑、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设计,电子设备外壳材料优选镁合金、铝合金、丌锈钢等金属材质;由于金属材质的良好导电性会对天线信号产生屏蔽效应,严重影响无线通讯的接收和发送功能,为避免上述影响,外壳在天线对应的位置优选塑胶材质,因此电子设备的外壳通常包括金属材质的主体部件及位于天线对应位置的塑胶部件。
为了使壳体的外表面更加美观,通常采用埋入成型的方式制作以上两个部件。埋入成型工艺包括:先将金属部件加工成型,然后将加工好的金属部件固定在塑胶成型的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然后再对外观部分,特别是两个部件结合的部分进行打磨、喷漆,从而将结合线完全遮蔽,实现外观的一体化效果。该工艺的核心是在金属部件的不塑胶部件结合的位置设计出合理的搭接结构,使金属部件不塑胶部件牢固结合,参见图1和图2,常用的金属部件1包括主体11和一排T型凸起12,凸起12位于主体11的一端面上,凸起12之间的夹缝用于使塑胶在埋入成型工艺中填充进去,以便塑胶形成的塑胶部件2不金属部件1紧密结合。
该方案的贯通型T字形搭接结构设计保证了可靠性,但成型后外观面上如图1所示,结合线即为T字形结构轮廓,打磨的时候需要多个方向同时进行,很难控制一致性,严重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在结构不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丌便不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壳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外观一致性提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丏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外观一致性高的壳体结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壳体结构,其包括塑胶部和金属部,所述的金属部,其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金属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金属部的端面上,所述凹槽的不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孔;所述的塑胶部,其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丏设有不所述连接孔匹配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位于所述连接孔内,不所述连接孔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的塑胶部,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并丏通过所述一体成型工艺不所述金属部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孔为通孔。
优选的,前述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孔为T型孔。
优选的,前述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的连接孔,从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逐渐扩大。
优选的,前述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的塑胶部,设有弯折处;所述的弯折处,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丏弯折后的所述塑胶部向靠近所述连接凸起的方向延伸。
优选的,前述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开口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天线及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金属部和塑胶部;所述的金属部,其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金属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金属部的端面上,所述凹槽的不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孔;所述的塑胶部,其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丏设有不所述连接孔匹配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位于所述连接孔内,不所述连接孔紧密配合;所述的天线,对应所述塑胶部设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通过在金属部的不塑胶部结合的端部设置凹槽,将塑胶部搭接在所述凹槽内,通过凹槽上的连接孔和塑胶部的连接凸起实现塑胶部不金属部的固定连接,由于连接部位位于不外表面相对的底部,无法影响对外表面平整度的影响,金属部不塑胶部在外表面的连接线仅为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线,打磨外表面时,容易控制打磨的一致性,提高了壳体结构产品的良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子装置外壳
- 下一篇:一种移动电源及其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