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9312.9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刘伟京;蒋永伟;涂勇;肖椿;吴海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组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污水在系统中流动方式的差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表面流(SFCW)和潜流(SSFCW)两种类型,后者又分水平流(HSSFCW)和垂直流(VSSFCW)两种布水方式,也有的把布水方式设计成波形流动(WSSFCW)。
人工湿地对BOD5、CODCr、SS及污染细菌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对氮磷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目前人工湿地应用中存在问题主要是人工湿地净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氮、磷去除难度较大。进水水质不合理的构成和冬季低温给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TN的稳定达标带来挑战。调研发现,在一些含工业废水的城镇污水厂的进水中,不能被氨化和生物降解的特殊含氮有机物的含量高达10mg/L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TN构成中,不可氨化的有机氮一般约为30%,因此严重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TN的达标。太湖流域将近50%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了反硝化脱氮而需投加外加碳源。低温条件致使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减少,活性降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技术攻关成果表明,该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最低温度在10℃左右,当冬季水温低于15℃时,生物脱氮效果及活性污泥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受低温的影响开始明显,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TN达标的难度增大。
公开号:1583604,公开日:2005-02-23,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法,该方法按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前,水平流人工湿地在后的顺序串联起来组成复合人工湿地,生活污水首先经垂直流人工湿地,再通过水平流人工湿地,并使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进入水平流人工湿地以补充碳源;在垂直流和水平流人工湿地中都填充高效除磷基质,并在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上种植陆生花卉和鲜切花卉,在水平流人工湿地基质上种植蔬菜。其不足之处在于:(1)垂直流直接进水容易发生床体堵塞,研究表明,悬浮物尤其是无机悬浮物、截留但未被降解的有机悬浮物是堵塞的主要原因,堵塞过程基本发生在垂直流湿地填料的中上层。因此,增大潜流湿地进水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分散悬浮物在床体的累积,同时,进一步强化潜流湿地复氧能力,提高湿地对截留有机物的降解,进而缓解垂直流湿地的堵塞作用;(2)部分尾水经水平潜流湿地处理后直接排放,由于水平潜流湿地复氧能力不强,尾水中氨氮未能有效被硝化直接排出,削弱了组合人工湿地去除氨氮、总氮能力。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可生化性差、低BOD5/N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人工湿地系统,能高效去除尾水中CODCr、氨氮、总氮、总磷及氟类污染物,出水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它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级湿地,第一级采用表面流-潜流复合流湿地,第二级采用水平潜流湿地,第三级采用垂直潜流湿地;
所述的表面流-潜流复合流湿地包括第一箱体,水平潜流湿地包括第二箱体,垂直潜流湿地包括第三箱体,第一、二、三箱体内均设置有钙铝混合型填料层;
所述的第一箱体内设倒置的梯形槽,上宽下窄,梯形槽内从上至下依次为芦苇、钙铝混合型填料层,第一进水配水管设置在第一箱体的侧壁上部;所述梯形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集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接入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箱体内竖直设置有两个进水配水多孔隔板,两个进水配水多孔隔板与所述的第二箱体的侧壁之间分别形成进水集水区和第一出水集水区,两进水配水多孔隔板之间从上至下依次为芦苇、钙铝混合型填料层和砂石填料层,所述的第一出水集水区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配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配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的第二出水管连接,在第二进水配水管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二进水配水管且位于水平面内的垂直竖管,垂直竖管上设置有若干孔,所述的第三箱体内从上到下依次为芦苇、钙铝混合型填料层和砂石填料层,所述的第三箱体与第二出水集水区相接,所述的第二出水集水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水管。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