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8363.X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易苗;尹新;杨江宇;武长安;义贤富;缪永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气液混合反应度的气液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气液反应釜是一种为气态原料和液态原料提供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由于气液反应釜原料物理性质的巨大差异,导致原料在混合过程中容易产生原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现有的气液反应器主要由流化床、移动床、喷动床和釜式反应器等多种形式。
公开号为CN20328131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固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的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釜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釜体侧壁上部设置有加料口,釜体下部为上宽下窄的倒圆锥台结构,釜体内的倒圆锥台结构处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分布器包括布气盘、进气管和导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导气管相连通,导气管与布气盘相连通,所述的布气盘数量为2~4个,布气盘的形状为圆形,布气盘水平平行设置,布气盘自上而下半径依次递减。通过水平平行设置2~4个布气盘的分布器结构,并采用布气盘自上而下半径依次递减的结构,克服了单布气盘分布器不适用于下部进气的气固反应釜的弊端,使气体原料和固体粉状原料混合更加充分。
上述专利通过设置多层布气盘,使气体原料和固体粉末状原料混合更加充分,但是并没有增加气体原料与固体原料的接触时间,气体原料反应不够充分,造成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气液反应釜,通过在气液反应釜内设有迂回的气体通道,延长气体的路径,以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时间,使反应更加充分,减少尾气中气体原料的含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一种气液反应釜,包括釜体,通入釜体底部的进气管,位于釜体内并与进气管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分布有出气孔,所述釜体内安装有导气筒,导气管绕置在所述的导气筒外,所述釜体内壁设有伸入导气筒的内缘,所述的导气筒与内缘围成迂回的气体通道。
导气筒将釜体底部分隔成双层结构,导气管位于导气筒与釜体之间,伸入导气筒内的内缘与导气筒之间组成迂回的气体通道,同时导气管绕导气筒布置,从导气管内排出的气体原料分散在导气筒四周,并穿过迂回的气体通道与液体原料进行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加充分,达到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导气管为环形,所述出气孔位于导气管的底部。
导气管还可以设置为首尾连通的环形导气管,该导气管与进气管连通,并设置出气孔于导气管的底部,使气体在上升过程中需绕过导气管,增加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接触时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导气管呈螺旋状布置。
导气管绕置在导气筒外,还可以设置为呈螺旋状布置的多层,以满足通入较大气体原料量的需要。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导气筒与釜体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支撑杆用于固定导气筒,支撑杆为上下布置的两层,且每层分布有3~6根,同时支撑杆也能够阻挡气体上升,气体在绕过支撑杆时,能进一步与液体原料接触。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伸入所述导气筒内的搅拌装置。
为进一步增加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接触,使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反应更加充分,本申请的气液反应釜内也设有搅拌装置,在提升反应速度的同时,也可加速尾气的排出。
作为优选的,伸入所述导气筒内的内缘的长度为整个导气筒高度的1/2。
合理设置内缘伸入导气筒内的长度,可延长气体穿行的通道,增加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接触时间,提升反应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釜体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釜体内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聚气腔,所述聚气腔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进气网。
釜体顶部的排气口用于排出反应生成的尾气,聚气腔用于收集产生的尾气,然后经排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方便实用;通过在釜体内设有迂回的气体通过,延长气体在反应釜内的路径,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时间,使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气液反应釜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8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视镜折叠耐久性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野外土壤风蚀梯度集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