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隔离式煤矿充填悬移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8059.5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伟;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隔离 煤矿 充填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备,特别是一种伸缩隔离式煤矿充填悬移支架。
背景技术
悬移支架以其整体性好、自移方便,适应性优良、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拆装及运输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传统煤矿开采的顶板支护管理工作中。目前,部分地区煤矿资源枯竭问题日益严峻,解决“三下压煤”开采问题的新型充填采煤技术应运而生并在逐步推广之中,然而当前,尚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充填悬移支架,存在煤矿回填时隔离板和支架难以有效隔离充填区和工作面。不论是使用传统悬移支架还是综采液压支架,都需要在支架尾部人工搭建隔离墙,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并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充填采煤机械化程度低,使得充填采煤工作整体效率难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伸缩隔离式煤矿充填悬移支架,解决在煤矿回填时隔离板和支架难以有效隔离充填区和工作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充填悬移支架包括前部悬移支架部分和尾部伸缩式隔离装置部分;
所述的前部悬移支架部分包括顶梁、托梁、推移千斤顶、护帮板、护帮千斤顶、立柱、前排柱靴和后排柱靴;顶梁底部设有滑道,托梁通过滑道与顶梁相连;推移千斤顶一端和顶梁铰接,推移千斤顶另一端和托梁铰接;护帮板与顶梁铰接;护帮千斤顶一端与顶梁铰接,护帮千斤顶另一端与护帮板铰接;立柱与顶梁铰接;前排柱靴与前排立柱铰接;后排柱靴与后排立柱铰接;
所述的尾部伸缩式隔离装置部分包括:密封条、隔离伸缩箱、伸缩千斤顶、主体隔离板和挑升千斤顶;其中立柱包括前排立柱和后排立柱;主体隔离板顶部与顶梁铰接,主体隔离板为箱型结构或框架结构,隔离板伸缩箱安装在主体隔离板内,隔离板伸缩箱是箱型结构或框架结构;伸缩千斤顶一端与隔离板伸缩箱铰接,另一端与主体隔离板铰接;隔离板伸缩箱端部装有密封条;后排柱靴后部装有挡板;主体隔离板尾部与顶梁铰接;挑升千斤顶一端与顶梁铰接,另一端与主体隔离板铰接。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架移架到位后,在立柱作用下升起顶梁支护顶板,可以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有效支护,为工人提供安全的作业空间。在进行充填隔离准备工作时,只需将主体隔离板收回至与底板垂直,伸出隔离板伸缩箱,辅以少量人工操作,即可构成有效的隔离机构,无需工人人工搭建隔离墙。膏体充填前,主体隔离板挑起时,可以提供准备充填区间的有效掩护,便于工人进行充填辅助作业。解决了在煤矿回填时隔离板和支架难以有效隔离充填区和工作面的问题,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目的。
优点:在充填采煤中,可以有效支护工作面顶板,在进行隔离工作时,快速设置充填隔离,在保证隔离板有效密封,防止充填膏体流入工作面的前提下,缩短充填准备工作时间,减少人工劳动,提高膏体充填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带有伸缩式隔离装置的煤矿充填悬移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1、顶梁;2、托梁;3、推移千斤顶;4、护帮板;5、护帮千斤顶;6、立柱;601、前排立柱;602、后排立柱;7、前排柱靴;8、后排柱靴;9、密封条;10、隔离伸缩箱;11、伸缩千斤顶;12、主体隔离板;13、挑升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充填悬移支架包括前部悬移支架部分和尾部伸缩式隔离装置部分;
所述的前部悬移支架部分包括顶梁1、托梁2、推移千斤顶3、护帮板4、护帮千斤顶5、立柱6、前排柱靴7和后排柱靴8;顶梁1底部设有滑道,托梁2通过滑道与顶梁1相连;推移千斤顶3一端和顶梁1铰接,推移千斤顶3另一端和托梁2铰接,托梁2在推移千斤顶3的作用下可在顶梁1内的滑道内前后滑动;护帮板4与顶梁1铰接;护帮千斤顶5一端与顶梁1铰接,护帮千斤顶5另一端与护帮板4铰接,在护帮千斤顶5作用下护帮板4可翻转实现护帮功能;立柱6与顶梁1铰接,实现支架支护功能;前排柱靴7与前排立柱6铰接;后排柱靴8与后排立柱6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8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