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阻抗参数可调的机器人柔性驱动旋转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6969.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海;韩建达;吴镇炜;赵忆文;卜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阻抗 参数 可调 机器人 柔性 驱动 旋转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柔性驱动领域的机器人转动关节,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阻抗参数可调的机器人柔性驱动旋转关节。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领域,许多场合需要机器人关节在主动运动状态和被动运动状态之间转换。主动运动即关节在驱动器驱动下运动,被动运动即关节无驱动受外界力作用而旋转;被动运动在人、动物的运动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运动效率、减小地面冲击。实际应用中,机器人关节需要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以适应机器人末端在向外界施加作用力,及在受外力作用下利用被动减振缓冲保护机构的需要。过去通常采用在驱动器和关节轴之间串联离合器的方法,但当外界冲击力较大时,该方法难以起到缓冲作用,在机器人的运动中易产生较大的振动,易对关节和机器人产生机械损伤,也不利于机器人的控制。所以,需要关节在被动状态下具备减振缓冲能力。目前在机器人关节的减振缓冲技术方面,主要是在关节的电机与关节轴之间加入弹性元件;一种是通过串联弹簧,起到缓冲作用,一种是在电机至关节转轴之间并联阻尼器、弹簧,起到减振缓冲作用。以上都是针对主动驱动关节的减振技术。在被动关节方面,于2011年9月14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2179821A、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可调刚度弹性直线伸缩式被动机器人关节”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直线伸缩被动关节,利用弹簧实现减振蓄能作用。但机器人常用的关节多为旋转关节,被动旋转关节也采用串联弹簧实现缓冲作用,而弹簧属于蓄能元件,单纯采用弹簧其减振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单纯采用弹簧减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阻抗参数可调的机器人柔性驱动旋转关节。该驱动旋转关节可适应机器人的主动、被动运动状态,并能适应机器人动态运动中减振需要的关节结构,在关节中加入磁流变离合器、弹簧,被动运动中磁流变离合器也起到阻尼减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磁流变离合器、电机、传动机构、第一杆、第二杆、扭转弹簧及关节轴端盖,其中磁流变离合器包括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线圈、磁流变液、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及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第二杆上,所述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及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的两侧;所述电机安装在第二杆上,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相连、带动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旋转;所述线圈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充有磁流变液,通过调整线圈通电电流的大小进而调整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之间的阻尼大小,进而实现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转速相同或相互脱离;所述关节轴端盖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相连,第一杆的一侧与所述关节轴端盖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相连。
其中:所述壳体的一侧与第二杆的一侧固接,壳体的另一侧固接有磁流变离合器连接端盖,并通过该磁流变离合器连接端盖与所述第二杆的另一侧固接;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壳体固接磁流变离合器连接端盖的一侧;所述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线圈通电的电流与磁流变液的粘性及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轴之间的阻尼大小均成正比;所述第一杆的另一侧安装有轴承座,该轴承座通过轴承与所述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在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上的端盖及套筒定位;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包括大同步带轮、同步带、小同步带轮及小同步带轮轴,所述大同步带轮与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键连接,所述小同步带轮的小同步带轮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大同步带轮与小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传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杆上,小同步带轮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机轴承座转动连接,并通过轴承端盖及小同步带轮轴上的轴肩定位;所述大同步带轮通过套设在磁流变离合器输入轴上的套筒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关节的机械阻抗参数可调的特征,使关节呈现出主动、被动两种工作状态,通过在关节单元加入阻尼元件,在关节运动中通过弹簧、阻尼的减振,减小振动力幅值、缩短振动时间,减小环境对机器人的冲击力,并通过扭转弹簧储存能量,提高机器人运动效率;在被动状态下减振能力强,抗冲击,安装方便,适用于需要柔性操作,或需要在主动、被动状态件调节,或需要避免操作振动的场合,如仿生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机环境下工作的安全型机器人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6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