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音量调节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6794.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艳;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音量 调节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音量调节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应用的有线耳机多为单通道输入及双通道输入,对于单通道输入的耳机,多采用一个双联的电位器来进行左右声道的音量的调节,对于双通道的输入,大都采用两个双联的电位器来实现两路通道的音量调节,或者使用其他的形式的两个按键来实现音量的调节。耳机属于便携式产品,其对产品的体积、操作体验及成本均有很高的要求,对于采用两个双联的电位器来实现两路通道的音量调节方法存在占用设计空间,增加设计成本以及操作繁琐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双通道耳机音量调节电路存在占用设计空间,增加设计成本以及操作繁琐等缺陷,提出一种采用三联电位器的耳机音量调节电路,具体电路如下:
一种耳机音量调节电路,包括:音频信号转换器,包括第一、第二路通道输入端及模数转换端;三联电位器,其中第一、第二联电位器连接至第一路通道输入端,用以调节第一路通道的音量大小,第三联电位器连接至模数转换端,所述音频信号转换器根据其模数转换端接收的高、低电平控制第二路通道音量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路通道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第二联电位器之间连接有防噪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模数转换端上连接有滤波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三联电位器的8脚接地,1脚通过第二隔直电容连接第一路通道的左通道音频接口,2脚通过第三隔直电容连接第一路通道的右通道音频接口,5脚通过串联连接的第四隔直电容与第一防噪电阻连接音频信号转换器第一路通道的左通道输入端,6脚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五隔直电容与第二防噪电阻连接音频信号转换器第一路通道的右通道输入端,7脚连接直流电源,3脚接地,4脚连接音频信号转换器的模数转换端,所述音频信号转换器的第二路通道的左、右通道输入端上分别连接有第六、第七隔直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防噪电阻的阻值均为100欧姆。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容值为1uF。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至少有两路LINE IN输入及集成有模数转换功能的音频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上,通过一个三联电位器来同时调节两路LINE IN输入的音量,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省了布板的空间。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耳机音量调节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耳机作为一种便携式随身音响,操作简单、设计电路占用空间小一直是众多设计厂家的追求,现有双通道耳机音量调节电路大都采用两个双联电位器来实现两路通道的音量调节,而三联电位器具有操作简单及占用空间少等优势,但由于其输出为模拟信号,故即便应用到耳机电路中也只是单通道应用。音频转换器具有多路Line In输入且内部集成ADC转换器,即集成有模数转换功能的音频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本发明充分结合二者的优势提出一种耳机音量调节电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耳机音量调节电路包括音频信号转换器Audio Codec及三联电位器R1,Audio Codec有两路LINE IN输入,内部集成一个模数转换器,三联电位器中的第一,第二联电位器用在LINE IN1电路上来调节LINE IN1通路的音量的大小,第三联电位器连接在模数转换端ADC,所述音频信号转换器根据其模数转换端接收的高、低电平控制第二路通道音量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6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