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5866.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超;秦亚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颖超;秦亚丛 |
主分类号: | B65G47/46 | 分类号: | B65G47/46;B65G47/18;B65G23/44;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自动 输料分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涉及一种工业生产中运输物料且均匀分料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将体积较小的物料在管道中输送且将物料进行均分的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均分输送的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中进行物料输送,在输送料物的过程中常用皮带进行输送,受到输送方法本身的限制,往较高处输送的能力有限,适用面不广泛,在分料时,传统皮带运输只能将物料统一输送到某个位置,物料全部堆在一起,不能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将物料均分,需要人工后期再次进行分配,费时费力,部分能够进行均分设计的输送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适用大规模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提供了一种可以将体积较小的物料在管道中输送且将物料进行均分的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均分输送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由转向装置、张紧装置、输料装置、动力装置和分料装置五部分组成。输料装置由入料槽、入料口和上输送筒组成,入料槽通过入料口置于上输送筒上,分料装置由下输送筒、出料口和出料筒组成,出料口均匀分布置于下输送筒上,出料筒通过出料口置于下输送筒上。转向装置由上转向齿轮、上转向箱、上转向轴承、上转向轴、转向连接筒、下转向齿轮、下转向箱、下转向轴承和下转向轴组成,上转向轴通过上转向轴承置于上转向箱内,上转向齿轮置于上转向轴上,下转向轴通过下转向轴承置于下转向箱内,下转向齿轮置于下转向轴上,上转向箱一端与转向连接筒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输送筒一端连接,下转向箱一端与转向连接筒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筒一端连接。张紧装置由上张紧箱、上张紧轴、上张紧齿轮、上张紧轴承、张紧连接筒、下张紧箱、下张紧轴、下张紧齿轮和下张紧轴承组成,上张紧轴通过上张紧轴承置于上张紧箱内,上张紧齿轮置于上张紧轴上,下张紧轴通过下张紧轴承置于下张紧箱内,下张紧齿轮置于下张紧轴上,上张紧箱一端与张紧连接筒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输送筒另一端连接,下张紧箱一端与张紧连接筒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筒另一端连接。上输送筒、上转向箱、转向连接筒、下转向箱、下输送筒、下张紧箱、张紧连接筒和上张紧箱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管道。动力装置由动力齿轮、输送带、输送板、动力轴、动力箱、动力轴承和传送齿带组成,动力箱置于下输送筒上,动力轴通过动力轴承置于动力箱内,动力齿轮置于动力轴上,输送板均匀分布置于输送带上,输送带置于传送齿带上。传送齿带置于上输送筒、上转向箱、转向连接筒、下转向箱、下输送筒、下张紧箱、张紧连接筒和上张紧箱依次连接形成的连通管道内。动力齿轮通过传送齿带依次与上张紧齿轮、下张紧齿轮、上转向齿轮和下转向齿轮咬合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物料放入入料槽内,物料通过入料口进入上输送筒内,首先将动力轴与外部动力相连接,动力轴转动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动力齿轮带动传送齿带转动,传送齿带带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通过带动输送板的转动将上输送筒内的物料不断通过上转向箱内的上转向齿轮和下转向箱内的下转向齿轮将物料带到下输送筒内,然后通过出料口从出料筒均匀流出,然后传送齿带将输送带通过下张紧箱内的下张紧齿轮和上张紧箱内的上张紧齿轮,再次将上输送筒中的物料进行输送到下输送筒内,传动齿带通过与上张紧齿轮、下张紧齿轮、上转向齿轮和下转向齿轮啮合实现转向、张紧。输送带通过带动输送板高速运动,使物料可均匀从下输送筒中通过出料口落入出料筒,达到可以将体积较小的物料在管道中输送且将物料进行均分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均分输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入料槽(1),入料口(2),输送带(3),输送板(4),上转向齿轮(5),上转向轴承(6),上转向轴(7),上转向箱(8),下转向齿轮(9),下转向轴承(10),转向连接筒(11),下转向轴(12),下转向箱(13),出料口(14),出料筒(15),动力齿轮(16),动力轴(17),动力轴承(18),动力箱(19),下输送筒(20),下张紧齿轮(21),下张紧轴承(22),下张紧轴(23),下张紧箱(24),张紧连接筒(25),传送齿带(26),上张紧箱(27),上张紧轴(28),上张紧轴承(29),上张紧齿轮(30),上输送筒(3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输料分料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输料装置、转向装置、张紧装置、动力装置和分料装置五部分组成。输料装置由入料槽(1)、入料口(2)和上输送筒(31)组成,入料槽(1)通过入料口(2)置于上输送筒(31)上,分料装置由下输送筒(20)、出料口(14)和出料筒(15)组成,出料口(14)均匀分布置于下输送筒(20)上,出料筒(15)通过出料口(14)置于下输送筒(20)上。转向装置由上转向齿轮(5)、上转向箱(8)、上转向轴承(6)、上转向轴(7)、转向连接筒(11)、下转向齿轮(9)、下转向箱(13)、下转向轴承(10)和下转向轴(12)组成,上转向轴(7)通过上转向轴承(6)置于上转向箱(8)内,上转向齿轮(5)置于上转向轴(7)上,下转向轴(12)通过下转向轴承(10)置于下转向箱(13)内,下转向齿轮(9)置于下转向轴(12)上,上转向箱(8)一端与转向连接筒(1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输送筒(31)一端连接,下转向箱(13)一端与转向连接筒(11)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筒(20)一端连接。张紧装置由上张紧箱(27)、上张紧轴(28)、上张紧齿轮(30)、上张紧轴承(29)、张紧连接筒(25)、下张紧箱(24)、下张紧轴(23)、下张紧齿轮(21)和下张紧轴承(22)组成,上张紧轴(28)通过上张紧轴承(29)置于上张紧箱(27)内,上张紧齿轮(30)置于上张紧轴(28)上,下张紧轴(23)通过下张紧轴承(22)置于下张紧箱(24)内,下张紧齿轮(21)置于下张紧轴(23)上,上张紧箱(27)一端与张紧连接筒(25)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输送筒(31)另一端连接,下张紧箱(24)一端与张紧连接筒(25)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下输送筒(20)另一端连接。上输送筒(31)、上转向箱(8)、转向连接筒(11)、下转向箱(13)、下输送筒(20)、下张紧箱(24)、张紧连接筒(25)和上张紧箱(27)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管道。动力装置由动力齿轮(16)、输送带(3)、输送板(4)、动力轴(17)、动力箱(19)、动力轴承(18)和传送齿带(26)组成,动力箱(19)置于下输送筒(20)上,动力轴(17)通过动力轴承(18)置于动力箱(19)内,动力齿轮(16)置于动力轴(17)上,输送板(4)均匀分布置于输送带(3)上,输送带(3)置于传送齿带(26)上。传送齿带(26)置于上输送筒(31)、上转向箱(8)、转向连接筒(11)、下转向箱(13)、下输送筒(20)、下张紧箱(24)、张紧连接筒(25)和上张紧箱(27)依次连接形成的连通管道内。动力齿轮(16)通过传送齿带(26)依次与上张紧齿轮(30)、下张紧齿轮(21)、上转向齿轮(5)和下转向齿轮(9)咬合连接,使用时,首先将物料放入入料槽(1)内,物料通过入料口(2)进入上输送筒(31)内,首先将动力轴(17)与外部动力相连接,动力轴(17)转动带动动力齿轮(16)转动,动力齿轮(16)带动传送齿带(26)转动,传送齿带(26)带动输送带(3)转动,输送带(3)通过带动输送板(4)的转动将上输送筒(31)内的物料不断通过上转向箱(8)内的上转向齿轮(5)和下转向箱(13)内的下转向齿轮(9)将物料带到下输送筒(20)内,然后通过出料口(14)从出料筒(15)均匀流出,然后传送齿带(26)将输送带(3)通过下张紧箱(24)内的下张紧齿轮(21)和上张紧箱(27)内的上张紧齿轮(30),再次将上输送筒(31)中的物料输送到下输送筒(20)内,传动齿带通过与上张紧齿轮(30)、下张紧齿轮(21)、上转向齿轮(5)和下转向齿轮(9)啮合实现转向、张紧。输送带(3)通过带动输送板(4)高速运动,使物料可均匀从下输送筒(20)中通过出料口(14)落入出料筒(15),达到可以将体积较小的物料在管道中输送且将物料进行均分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颖超;秦亚丛,未经李颖超;秦亚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5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保护工装
- 下一篇:一种原位反应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钎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