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纳米珠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251.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雷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B02C17/10;B02C17/18;B02C1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纳米 珠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细化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纳米珠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研磨机种类众多,包括用于超细研磨的磨机,例如:砂磨机,珠磨机,雷蒙磨机,桩磨机等;还包括湿磨机,例如:球盘磨机,胶体磨机,气流磨机,超声波磨机,搅拌磨机,均质机、乳化机、滚桶磨机等类似的研磨机。目前,在大工业生产中,提高效率、缩短通过时间、研磨产品微粒化分散工程、达到窄的细度粒径分布、使研磨机清洗方便和产品更换快速、提高低粘度的产品通用性以及显著的降低分散期间温度上升是研磨机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和主要的研究方向。现代生产及生活中,常常需要对一些新材料进行再次超细研磨打碎,纳米珠磨机就是专门设计用于研磨打碎超细材料的利器。传统的珠磨机一般包括研磨筒和安装在研磨筒内由主轴带动的转子,在转子的一端或是空心转子内腔安装分离器。这种结构的研磨机筒体较长,分离器的分离面积较小,不仅分离效率不高,而且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效果较好、散热降温较快、分离效率较高、出料口不易堵塞的新型纳米珠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纳米珠磨机,包括研磨筒和水平设置的旋转主轴,主轴一端伸入研磨筒,主轴所述一端安装有研磨转子,在研磨转子与研磨筒之间套设有物料分离器,分离器内侧形成研磨腔,分离器外侧与研磨筒内侧之间形成出料腔;所述主轴为空心主轴,主轴周壁开具有连通主轴内腔与研磨腔的进料孔,所述研磨筒外周壁设有与出料腔相通的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转子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一研磨盘,在与所述进料孔相邻的研磨盘一侧面上轴向设置有数个棒销。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研磨转子包括间隔安装在主轴上的两研磨盘,该两研磨盘相邻的两侧面分别轴向设置有数个棒销,在两研磨盘之间的一段主轴周壁开具有数个所述进料孔。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包括数个轴向层叠的分离环,两相邻的分离环之间留有出料间隙,数个分离环夹紧在研磨筒两端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还包括两法兰,所述数个分离环夹持在两法兰之间,两法兰之间轴向设有数个连接杆,每一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法兰紧固,两法兰通过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两端盖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环一侧面沿轴向设置有凸台,两相邻分离环之间通过凸台形成所述间隙。
作为另一种优选,每一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数个分离环外侧,在连接杆上安装有数个隔片,每一隔片的一部分伸入两相邻的分离环之间,两相邻的分离环之间通过隔片形成所述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转子的外侧套设分离器,改变了传统研磨机的分离方式,与传统研磨机相比,可以节省原有分离器占有研磨筒的空间,不仅增大了研磨腔的容积,而且分离器的分离面积较大,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生产效率,减少了出料处的堵料情况,加快了物料在研磨腔的流通,进而可快速降低物料研磨时所产生的温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轴进料的方式,并可在进料孔两侧设置研磨盘,对进入研磨腔的物料充分研磨,以提高研磨精度。
3、采用分离环层叠成分离器,不仅可批量生产,而且更换方便,同时根据客户研磨材料特性需要进行间隙调整,可降低维护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一种新型研磨机,其包括研磨筒1和水平设置的旋转主轴2,主轴一端伸入研磨筒,另一端通过电机驱动,主轴所述一端安装有研磨转子3,在研磨转子与研磨筒之间套设有物料分离器4,分离器内侧形成研磨腔11,分离器外侧与研磨筒内侧之间形成出料腔12;所述主轴为空心主轴,主轴周壁开具有连通主轴内腔21与研磨腔的进料孔22,所述研磨筒外周壁设有与出料腔相通的出料口13。物料从主轴内腔经进料孔进入研磨腔后,经过研磨转子的研磨,再经分离器分离后进入出料腔,然后从出料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派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气动上O型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极板自动抖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