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探测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127.0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前;叶桂莹;赵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邓金涛;卓仲阳 |
地址: | 5283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探测 隧道 基础 密实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建设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探测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沉管法是预制管段沉放法的简称,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用钢板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或在坞内放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在其顶部和外侧用块石覆盖,以保安全。由于沉管隧道基槽开挖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槽底不平整, 管底与槽底间采用压砂法填筑砂垫层, 而压砂施工会出现砂垫层密实度不完全一致、厚度不够均匀等问题,不同地段的基础承载力差异会影响沉管隧道后期运营安全。沉管隧道底板钢筋混凝土厚度为1.3m,底模为6mm的钢板,填筑0.6m的砂垫层。国内主要靠潜水员下水观察其大致充盈程度,来初步评判砂层密实度,暂无可靠的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检测的方法,因从钢筋混凝土表面来探测形成整体后的砂基础密实情况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难度较大,例如:地质雷达法采用的是电磁波,密层钢筋对其有很大的屏蔽作用,导致测试不到砂基础密实情况;超声波法采用的是声波,一方面采用表面激发和接收,这样的频率较高,高频易衰减很难传到砂层,另一方面采用砂层对测试验,但传感器的安放和固定是很难做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探测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检测仪,解决现有的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度的检测难度大,检测精度不高以及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探测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检测仪,包括在外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的电机、变速器、助力垫片和限位器,其中所述电机和变速器是通过联轴器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器内由上至下安装有内有扭力限制器、平面轴承、轴承垫、轴承、轴承摩擦垫、摩擦齿盘和导向器,其中所述轴承垫分上轴承垫和下轴承垫,在上轴承垫和下轴承垫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扭力限制器的外轴连接变速器,内轴通过上轴承垫和平面轴承固定连接,平面轴承和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轴承摩擦垫,轴承摩擦垫固连有丝杆并且其摩擦部和摩擦齿盘相互咬合,所述摩擦齿盘和平面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依次穿过下轴承垫、轴承、摩擦齿盘和导向器后连接触探杆,所述触探杆的底部穿过安装在外壳体底部的密封圈后连接有探头,所述限位器的侧边上安装有直线传感器,直线传感器的滑动部位和所述导向器固连,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外壳体天线,外壳体天线和安装在外壳体内的无线控制系统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是由压紧螺圈相互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摩擦齿盘和平面轴承是通过空心传动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解决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测不到或测不准的现状,为沉管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起到有效的作用;
2、能够有效避开钢筋混凝土和钢板的干扰屏蔽;
3、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方法将水下采集数据上传到陆地上,方便记录和探测沉管隧道水下砂层密实度;
4、成套装置防水能力强,能够在水下长期实用,掉电后可长期保存数据;
5、降低了测试难度,操作简便,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探测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检测仪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幅液压缸与具有该变幅液压缸的工程机械
- 下一篇:淬火机上顶尖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