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LabVIEW的家庭无线安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53653.5 | 申请日: | 2013-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诚诚;袁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abview 家庭 无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安防系统,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LabVIEW的家庭无线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的大部分家庭安防监测通常在通用传感器控制终端模块上面通过有线串口方式得到环境数据,布线困难、价格较高、不能实时监控。对家庭环境因素的检测自动化程度很低,大多通过采用特定的检测仪定点、定时检测来实现。数据采集不够快速,精确,而且操作需要专业的电气工人,不够直观易懂,这样在检测领域具有很多约束性,不能对家庭环境进行24 小时的全方位检测;另一方面,需要人工操作,在远程或者技术人员不方便情况下则很难完成。
一些国内安防产业在家庭安防方面采用了联网报警服务模式,联网报警将整个城市的安防产业从横向到纵向进行整合串并,形成了一个集中许多高科技手段和产业化管理水准的一体化综合性产业,但是不易操作,如果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会出现很多误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家庭安防系统布线困难、远程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LabVIEW的家庭无线安防系统。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完成基于LabVIEW的家庭监安防控系统对于家居实施监测和进行实时控制,使用无线技术,省去繁琐的布线过程,能耗降低,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取得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的三重保障,让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LabVIEW的家庭无线安防系统,该系统包括安防传感器模块、远程GSM模块和手机,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模块,安防传感器模块采集外界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控制终端模块,数据经控制终端模块处理后通过远程GSM模块发送到手机上。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终端节点、无线通信模块中心节点和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安防传感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终端节点相连,无线通信模块终端节点通过无线方式将安防传感器的信息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中心节点,无线通信模块中心节点与无线数据采集单元远程互联。无线通信模块终端节点和无线通信模块中心节点组成星型网络。
所述控制终端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安防传感器的信息传递到数据处理单元经过数据处理发送到显示单元,在显示单元显示警报提示。显示单元包括声光报警单元和数据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项目目的通过多传感器模/数信号的统一化采集处理,实现多传感器的高度集成,协同工作与管理,达到安防目的;2、使用无线技术,省去繁琐的布线过程,能耗降低;3、可自动记录测试数据,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可通过系统软件设定;4、LabVIEW界面直观,操作简便;5、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取得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的三重保障,让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模块连接图;
图2为系统结构图;
图3为无线通信模块终端节点的工作流程;
图4为无线通信模块中心节点的工作流程;
图5为控制终端模块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一种基于LabVIEW的家庭无线安防系统,该系统包括安防传感器模块、远程GSM模块和手机、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模块四大模块,安防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外界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控制终端模块,数据经控制终端模块处理后通过GSM模块发送到设置的手机上,控制终端模块是基于LabVIEW技术建立的终端模块。本系统实现了无线传感器信息采集、安防信息合成与终端处理、安防信息监控等功能,完成了在家居内温度、湿度、烟雾、声强和外界入侵等信息的监测和预警,实现采集数据的显示、监测、处理并实现远程数据资源共享。本设计用LabVIEW平台设计出了一种家居安防系统,利用LabVIEW仿真软件模拟出当住宅有温度异常、湿度异常、烟雾浓度和强烈震动等警情发生时,实现安防系统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压机内置式散热装置
- 下一篇:卧式活塞矿浆自吸输送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