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047.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军;赵彦华;王凤君;刘桂兰;王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10 | 分类号: | F22B3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部 管道 排布 紧凑 300 mw 临界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
背景技术:
由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引出的直径406mm管道向锅炉膛中心线方向偏斜后引向炉前连接分隔屏入口集箱,这样使得炉顶的大管道之间布局很松散,几乎沿炉宽方向将空间化整为零,给布置再热器管道及汽水引出管等较大直径的管道带来不便,这些管道只能利用高度空间来完成各自系统的连接,结果导致炉顶结构耗用大量钢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其组成包括:分隔屏入口集箱、分隔屏出口集箱、过热器后屏出口集箱、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尾部包墙下集箱、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所述的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与所述的分隔屏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分隔屏出口集箱与过热器后屏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过热器后屏出口集箱与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连接主蒸汽出口连接管,所述的尾部包墙下集箱与延伸侧墙出口集箱连接。
所述的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所述的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通过一级减温器出口连接管与所述的分隔屏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分隔屏出口集箱通过后屏入口连接管与所述的过热器后屏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过热器后屏出口集箱通过二级减温器入出口连接管与所述的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通过导管连接主蒸汽管道,所述的尾部包墙下集箱通过延伸侧出口连接管与所述的延伸侧墙出口集箱连接。
所述的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所述的分隔屏入口集箱到锅炉中心线的距离大于分隔屏出口集箱到所述的锅炉中心线的距离。
所述的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所述的一级减温器出口连接管与所述的分隔屏入口集箱连接处的夹角为45度,所述的一级减温器入口连接管与所述的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连接处的夹角为30度,所述的二级减温器入口连接管与所述的过热器后屏出口集箱连接处的夹角为45度,所述的延伸侧墙出口集箱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得锅炉顶棚以上的其它部件全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高度,此方案的实施使整台锅炉的炉顶部件均得以优化,共计较优化前节约金属耗量100多吨,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隔屏入口集箱与分隔屏出口集箱位置互换,使分隔屏入口集箱到锅炉中心的距离大于分隔屏出口集箱到所述的锅炉中心的距离。对炉顶大管道进行重新布置使之紧凑排布给其它管道让出空间,并且使得炉顶大管道全部排布在同一个层面,这样所带来的好处是炉顶大包在高度方向较优化前降低了640mm左右。
本实用新型为使锅炉顶部结构更加紧凑,有效的利用空间该技术打破了分隔屏入口集箱和分隔屏出口集箱布置位置的固定模式,采用入口集箱与出口集箱位置互换,大管道重新布置使之更加紧凑节省了炉顶管道所占用的空间及金属耗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尾部包墙下集箱与延伸侧墙出口集箱连接时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附图5是附图2中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顶部大管道排布紧凑的300MW亚临界锅炉,其组成包括:分隔屏入口集箱1、分隔屏出口集箱2、过热器后屏出口集箱3、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4、尾部包墙下集箱5、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6,所述的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与所述的分隔屏入口集箱连接,所述的分隔屏出口集箱与过热器后屏入口集箱7连接,所述的过热器后屏出口集箱与末级过热器入口集箱8连接,所述的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连接主蒸汽出口连接管9,所述的尾部包墙下集箱与延伸侧墙出口集箱10连接。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