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2790.7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祥;林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颐顿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机用模数 两用 数显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给焊机使用的数显表一般都是通用数显表,其特点是包含一个显示窗,一个模拟输入量,其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即要显示设定值,又要显示实际值的焊机,需要在控制板电路上对输入数显表的量进行控制;对于一些数字化焊机及外围设备,必须要专门自行设计数显部分,或者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再配以普通数显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既能单独模拟显示和单独数字显示又能进行模数混合显示的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包括MC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MCU连接的至少两个模拟显示窗口和多个模拟输入端口,所述的MCU上还连接有通讯端口。
在上述的一种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中,所述的模拟显示窗口为两个,分别为显示窗一和显示窗二。
在上述的一种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中,所述的模拟输入端口为5个输入端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数显表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将焊机需要显示的所有量不经过控制板的控制,直接输送到数显表进行显示。
2、即可以用于单独的模拟显示或者数字显示,又可以用于模数混合显示。
3、可以对不同的输入端口及其对应的显示窗口、最大显示值进行用户自定义编程。
4、同一个显示窗口不同显示量自动转换条件可以进行自编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焊机用模数两用数显表包括MCU和与MCU连接的两个模拟显示窗口、5个模拟输入端口,MCU上还连接有通讯端口,数显表通过通讯端口可以与主控制单元进行数据通讯,根据指令显示需要显示的内容。两个模拟显示窗口为显示窗一和显示窗二,5个模拟输入端口为模拟输入端口AN0、AN1、AN2、AN3和AN4。
模拟输入端口和数据端口配合专用的校准设备,可以对模拟显示部分进行自动校正,使模拟输入量与显示值对应起来,从而实现显示不同功能数据功能;可以指定主显示端口,以及各个模拟输入端口所对应输入端口;可以对同一窗口不同显示量的自动转换阈值进行设定。两个模拟显示窗口其中一个作为主显示器,用以显示主要显示数据,其他输入量在其发生变化时自动显示在需要显示的窗口上,并在其不在发生变化时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恢复显示主显示端数据。
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校对设备将模拟输入端口AN0、AN1对应显示窗口1,AN2、AN3对应显示窗口2,AN4不作对应(即关闭该端口的显示);设置AN0、AN2为主显示量,自动显示转换阈值为AN0输入量大于V0。所有的设置将存储在显示表的MCU的ROM中。
若用于模拟输入工作中,所有需要显示的端口输入的模拟量经MCU进行模数转换,并判断若AN0转换后值小于V0,则MCU将AN1、AN3的转换结果送到显示窗口1和2进行显示;若判断AN0大于或者等于V0,则将AN0、AN2的转换结果送到对应的显示窗口进行显示,此时若AN1或AN3输入量发生改变,则对应的显示窗口自动转换为显示这个变化量,当这两个输入量不再发生变化,MCU会延时一定的时间后自动切换回显示AN0、AN2。
当用于数字显示时,将不同的显示指令直接发送给数显表的MCU,MCU根据专用的通讯协议将显示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显示窗口。
当用于模数混用时,数显表的MCU根据数据通讯发来的指令确定显示模拟量或者数字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颐顿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颐顿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