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52754.0 | 申请日: | 2013-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涂晓波;夏正武;代少静;袁兵;张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威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张凯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极式 电解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成分复杂、电导率高、有毒性、难生化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已经成为我国污水治理的难点和重点。采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已经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电化学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有三点:一是电极,二是电解槽结构,三是电源配置。电解槽的电极电路布置有两种方式:单极式和复极式。电解槽结构,特别是复极式电解槽要求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液流均衡流动、无死角、无短路;二是电流均衡分布、电极边缘无漏电电流。
公知的电解槽出液调节装置,普遍采用的是螺旋式液位调节器来调节电解槽液位。如专利号ZL00255335.X的螺旋式液位调节器,它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极式电解槽存在的液流均衡流动、无死角等问题,且液位调节器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该出液装置结构简单,能保持复极式电解槽槽内液流均匀流动,出液均衡,并能有效地减少电解槽的漏电电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包括:
收集槽,对称地固定于电解槽两侧;
多个出液支管,位于收集槽内,水平地固定于电解槽侧壁,于每相邻两极板的中间位置与电解液相通;
出液总管,从外部固定于收集槽底部;
溢流管,竖直位于收集槽内,与出液总管连接,溢流管的溢流口比电解槽内极板顶端低8~10mm。
所述出液支管位于电解槽内极板顶端下面30~50mm位置。在复极式电解槽外侧,出液支管向收集槽内延伸50-100mm长度。
所述收集槽顶部开口,且溢流管与出液总管通过螺纹连接。在实际工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转动溢流管,微调其顶部溢流口的位置。
所述收集槽、出液支管、出液总管、溢流管材质可以为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者采用其它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现有的复极式电解槽。通过在复极式电解槽两侧对称安装,可达到电解槽内电解液均匀流动,电解液出液均衡,有效地减少电解死角的目的。
出液支管向出液收集槽内延伸一定长度,减少电解槽漏电电流,达到提高电解槽电解的电流效率的目的。
溢流管与出液总管通过螺纹联通,并通过同步调节电解槽两边的溢流口的高度,从而有效地调节电解槽液位,使槽内电解液从两侧均衡稳定地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局部结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收集槽,2-出液支管,3-出液总管,4-溢流管,5-溢流口,6-电解槽,7-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复极式电解槽出液装置,包括:
收集槽1,对称地固定于电解槽6两侧;
多个出液支管2,位于收集槽1内,水平地固定于电解槽6侧壁,于电解槽内每相邻两极板7的中间位置与电解液相通;
出液总管3,从外部固定于收集槽1底部;
溢流管4,竖直位于收集槽1内,与出液总管3连接,溢流管4的溢流口5比电解槽6内极板7顶端低8~10mm。
电解槽6每相邻两极板7中间位置设置一出液支管2,出液支管2在复极式电解槽6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出液支管2位于电解槽内极板7顶端下面30~50mm位置。在复极式电解槽外侧,出液支管2向收集槽1内延伸50-100mm长度。
所述收集槽1顶部开口,且溢流管4与出液总管3通过螺纹连接。在实际工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转动溢流管,微调其顶部溢流口的位置。
当复极式电解槽6电解液液位需要调节时,通过上下旋转溢流管来调节溢流口5的高低,电解液通过溢流管4溢流口5流入出液总管3,复极式电解槽7电解液液位随之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威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威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