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调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2515.5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道源 |
主分类号: | H04H60/04 | 分类号: | H04H60/04;G06F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调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音频调音台。
背景技术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它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是现代电台广播、舞台扩音、音响节目制作等系统中进行播送和录制节目的重要设备。调音台按信号出来方式可分为:模拟式调音台和数字式调音台。调音台Mixer在输入通道数方面、面版功能键的数量方面以及输出指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实,掌握使用调音台,要总体上去考察它,通过实际操作和连接,自然熟能生巧。调音台分为三大部分:输入部分、母线部分、输出部分。母线部分把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联系起来,构成了整个调音台。
但是在我们平时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音频调音台为一个整体,音频调音台上设有推子长时间使用后老化会影响音频质量,而且音频调音台上固有的人机交换设备,不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还再如,某些特定环境下需多台音频调音台进行协同操作,现有的音频调音台协同操作能力差,使用不方便;还再如,一般音频调音台的人机互动界面与支撑平台垂直定向,操作时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调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频调音台,包括调音台主体;调音台主体呈L形,调音台主体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下表面设有第一斜面,第一区域正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人机互动界面,第二区域正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人机互动界面;第二区域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长方形板;长方形板下表面设有第二斜面,长方形板可拆卸连接有操作平台,长方形板正面设有数字总线接口、弹簧卡口和定位凸起,操作平台下表面设有与数字总线接口配合的数字总线插头、与弹簧卡口配合的缺口,以及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口;调音台主体内设有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一印刷电路板设有第一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第一CPU、第一GPU图形处理器、至少设有一个的音频模拟数字转换芯片、至少设有一个的音频数字模拟转换芯片和至少设有一个的数字总线接口;操作平台内设有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设有第二CPU、至少设有一个的单片机、数据存储器和数字总线插头。
作为优选,第一人机互动界面包括推子、旋钮、电源接口、音频输入/输出端口、数字总线接口和USB数据接口,第二人机互动界面包括推子、旋钮、触摸屏、开关和指示灯。
作为优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同一平面内。
作为优选,操作平台分为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平行分布于长方形板正面,第一操作平台主表面设有推子和旋钮、第二操作平台主表面设有推子、旋钮和触摸屏。
作为优选,第一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主表面中部,第一CPU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下方,第一GPU图形处理器设置在第一CPU下方,音频模拟数字转换芯片设置在第一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上方,音频数字模拟转换芯片设置在第一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一侧,数字总线接口设置在第一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第二CPU设置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主表面中部,单片机设置在第二CPU右侧,数据存储器设置在单片机的右上方,数字总线插头设置在第二CPU左侧。
作为优选,数字总线接口为雷电总线接口,数字总线插头为雷电总线插头。
作为优选,操作平台主表面还可设有胶盘、USB数据接口、钢琴MIDI键盘、扩展插槽或其它专业领域内所公知的人机交换设备;调音台主体可设有生物识别装置,生物识别装置可为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或其它生物识别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调音台主体呈L形,调音台主体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下表面设有第一斜面,第二区域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长方形板;所述长方形板下表面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同一平面内,使的调音台主体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和支撑平台平稳接触,调音台主体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支撑平台呈一定的夹角,有利于对第一人机互动界面和第二人机互动界面进行更好的操作。并且使得调音台主体与支撑平台之间有一个没有接触的空间,有利于整体的散热且使外观开起来更加的独特和美观,有利于提高销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道源,未经张道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