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缩短的双感应八侧向仪器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1549.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平江;吴建农;唐伟忠;方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短 感应 侧向 仪器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测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井仪用的双感应八侧向仪器探头。
背景技术
国内油田应用较广的双感应八侧向(简称“双八”)仪器基本是按1503“双八”的设计思路来做的,虽然各家型号不同,但是整体结构都相差不大。这种“双八”仪器的探头由三大部分组成:前端是感应的接发射电路部分;中间是感应线圈系部分;后端是八侧向电极系部分,内含压力平衡系统。感应的接发射电路对于仪器而言本身也是无可或缺的;感应线圈系内部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匝数、距离是不可改变的,否则会影响到仪器探测深度等性能;八侧向电极系的距离同样也不可改变,更何况其内部还有活塞平衡系统。现有的“双八”仪器最大的缺陷是结构形式太长,尤其是探头部分总长达8米多,探头就有6米多。仪器一长就会给用户测井时带来很多问题:比如遇到斜度井仪器过弯困难;在运输上一般的车子无法装运;维修保养上需要更多人共同参与拆卸装调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在保证仪器性能的基础上,有效缩短探头的长度,提供一种缩短的双感应八侧向仪器探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缩短的双感应八侧向仪器探头,包括接发射电路、感应线圈系、八侧向电极系,探头与仪器电子线路之间采用同轴连接件进行接插,导线选用双芯屏蔽线,采用聚四氟乙烯开槽灌胶模式固定其走线。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用户对于仪器下井时对安全方面的担忧,并且在运输维护保养上更加方便,同样仪器为探头与线路组合,功能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的探头外观示意图;
图2是改进后的探头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接发射电路(1)、感应线圈系(2)、八侧向电极系(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为有效缩短探头长度,我们首先从探头的结构方式进行分析。我们首先考虑将其直接移到电子线路中进行整合,这样“双八”探头就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探头,不存在电路,并且可明显缩短探头长度。不过原先接发射电路1放在探头内,因其直接通过 同轴电缆连接感应线圈系2,大大增强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因为感应信号是毫伏级别,很小的干扰都会影响其性能。如果将接发射电路1移到电子线路段,对信号的屏蔽保护需要特别注意。探头与线路的连接处也不能再采用简单的接插方式。为了将接发射电路1移到电子线路内,我们采用了同轴连接件对发射信号进行接插,这样能有效的抑制干扰信号同时保证其接触电阻不会改变。同时在走线上注意对信号的屏蔽保护,使得在缩短仪器的基础上,同样能保证仪器的性能。导线选用双芯屏蔽线,采用聚四氟乙烯开槽灌胶模式固定其走线。除了移出接发射电路1外,探头的一些连接处包括连接部件也是可以缩短。感应线圈系2芯轴与上下两部分之间原先各留出15cm的距离,主要是为了防止上下金属件接头对感应信号的影响。而外围对感应信号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电场和磁场。从理论上分析,只要该金属件无磁、弱磁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就可以明显减弱对感应信号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选用材料来缩短这个金属件长度。通过对比几种金属材料试验,采用1Cr18Ni9Ti代替0Cr18Ni9Ti,这样可以有效缩短上下连接部分之间多达20cm,而对感应信号的影响最小降低到几个毫伏,完全在控制的范围内。这样一来整个探头可缩短将近80cm。
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探头可测深、中、浅地层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四种曲线。中、深感应共用一套线圈系2,通过一个发射线圈发射,两个接收线圈接收得到两个信号。八侧向电极系3对称排列,主电极提供恒压,通过测量主电流大小来计算电阻率。而自然电位则是直流电位,不经过处理送到地面。地面采集四种不同的信号,从而测得四条曲线来评价储层,确定原油可驱动能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不具有限制性,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的情况,作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结构变形和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未经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1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钻头随钻测量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潜油电机带动的往复抽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