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0545.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魏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47/00 | 分类号: | G04B47/00;G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通讯 功能 智能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尤其涉及一种用以解决智能手表电话通讯不便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表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大众做接受,且各大国际厂商也在竞相研发并有作为重点产品推出之势,或许将来能和Iphone4一样引发智能终端的一场革命。但智能手表由于外形限制,接打电话十分不便:
1、界面较小,麦克风与听筒太近,和人耳与嘴的位置不符。
2、手抬的过高,容易疲累。
如图1所示,为目前市面上一款智能手表01产品,所述智能手表01包括表身014。所述表身014上设有手表屏幕011。所述手表屏幕011顶端为听筒012位置,底端为麦克风013位置。当接打电话时,需要将手抬到耳朵的位置,手抬的过高,容易疲累,另外由于手表屏幕011界面较小,麦克风013与听筒012太近,和人耳与嘴的位置不符,在电话通讯时清晰度收到影响。
如图2所示,为了解决图1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解决方案是将听筒012和麦克风013部分与表身014分离,用外置的蓝牙耳机02进行通话。但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蓝牙耳机02需要额外携带,容易丢失,其次是蓝牙耳机02不能和表身014融为一体,影响便携性和美观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其用以进一步解决智能手表在用作电话时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身、表带、麦克风和听筒,所述表身包括显示屏以及用以接收或发射通讯信号的电话通讯模块,所述智能手表收容有集成所述麦克风和所述听筒的触控笔,所述触控笔设有用以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的触控笔头,所述听筒位于触控笔一端,所述麦克风位于触控笔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与触控笔头位于触控笔同一端,所述麦克风位于触控笔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麦克风与触控笔头位于触控笔同一端,所述听筒位于触控笔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控笔设有用以长短伸缩的伸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身设有用以收容所述触控笔的收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控笔包括用以将触控笔进行弯折折叠的折叠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包括四个边缘,所述触控笔包括四个所述折叠点,所述相邻两个折叠点之间长度对应显示屏边缘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边缘设有用以固持所述触控笔的卡持部、磁吸部或粘合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控笔弯折折叠并固持于显示屏边缘外侧、表身外围或表身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听筒、麦克风和电话通讯模块之间为无线通讯,所述无线通讯为蓝牙或wifi模块通讯。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通过将智能手表的麦克风、听筒功能集成在触控笔上,且触控笔可伸缩或折叠收放并收藏在智能手表中作为智能手表的一部分,使智能手表接打电话时无需额外携带蓝牙耳机或者将手举的太高,从而解决智能手表电话通讯不便,提高智能手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所用到的蓝牙耳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的触控笔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的触控笔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的触控笔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100、200,所述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表100、200包括表身10、20、位于表身10、20两端的表带11以及可收藏于所述表身10、20上的具有听筒122、222和麦克风123、223的触控笔1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0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