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饲料防霉变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9581.7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钱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佑科技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饲料 霉变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饲料防霉变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猪、鸡等规模化养殖的动物饲料通常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组成的;按类别分:全加料和预混料。蛋白质饲料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类子实及其加工副产品、谷物加工副产品和油饼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血骨粉、鱼粉、蚕蛹等,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是谷物饲料的3-8倍。如在平常饲养中,将粗粮与能量饲料配合在一起喂猪,使用适当能使公母猪正常繁殖,促进仔猪生长和肥育增重。
饲料在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霉变,大量生长和繁殖的霉菌污染饲料,不仅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饲料质量下降,饲料报酬降低,而且畜禽食用后会引起腹泻、肠炎从而消化能力降低、淋巴功能下降等症状,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因此,如何防止饲料的霉变是各国都要面临的食品安全课题,而饲料的防霉是从根本上解决霉菌毒素产生的有效途径。现将目前国内外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国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控制原料水分。这是防霉的最基本的方法,霉变都是发生于高湿环境,一般要求玉米、高粱、稻谷等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麦类、次粉、糖麸类。甘薯干、木薯干不超过13%;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向日葵仁饼粕、亚麻仁饼粕、花生仁饼粕、鱼粉、骨粉及肉骨粉不超过12%。
2.保持饲料原料的新鲜程度。原料的新鲜程度是决定饲料本身品质和保质期的因素。
3.应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最好应用HACCP质量检测系统。由于霉菌更易在被破坏的或已加工的谷物上生长,所以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4.应用饲料防霉剂。以丙酸及其盐类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在抑制霉菌生长上是非常有效的,现在多采用由多种由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复合型防毒剂,以增加防霉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外,国外的饲料生产厂商和科研人员,十分重视防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采用的饲料防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辐射灭菌。饲料经粉碎或颗粒化加工后,都会感染一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美国科研人员将雏鸡饲料10GP 射线幅射后,将其置于30℃、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中储藏一个月,霉菌没有繁殖;而未经辐射的雏鸡饲料,在同样的条件和相同时间储藏后发生霉变,幅射饲料可达到灭菌效果,可长期储藏而不变质。
添加防霉剂。国外使用的饲料防霉剂较多,如碘化钾、碘酸钙、丙酸钙、甲酸、海藻粉、柑桔皮乙醇提取物等。据日本科技人员研究,将多种防霉剂混合使用效果较好,他们将92%的海藻粉(裙带菜粉或海带粉)和4%碘酸钙、4%丙酸钙混合,按8%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将其置于30℃、10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一个月内不会生霉;而未添加防霉剂的饲料,5d即会生霉;添加其中一种防霉剂的饲料,10~15d会发发霉,因此日本将海藻粉、碘酸钙混合后制成高效饲料防霉剂。
使用防霉包装袋。日本科研人员发明的饲料防霉包装袋,可保证所包装的饲料长期不发生霉变,这种饲料防霉包装袋,由聚烯烃树脂构成,其中含有0.01%~0.50%的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由于聚烯烃树脂膜可以使香草醛或乙基香醛慢慢蒸发,而渗透到饲料中去,不仅能防霉,而且因有芳香味,还可使饲料适合动物的口味,袋的外层,还覆盖能防止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扩散的薄膜,在聚烯烃树脂中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含量至少为0.01%,最佳为0.50%左右。若含量偏低,防霉性能较差;若含量过高,会影响薄膜成型。
化学消毒和辐射结合防霉。前苏联的科研人员认为,对饲料先进行化学消毒,然后进行辐射,不仅灭菌、防霉效果好,而且能提高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他们将饲料粉碎到0.2mm,再加进相当于饲料重量1.2%的氨水或2.0%的丙酸或2.0%的甲酸进行化学处理,并在不断翻动的条件下,用强度为120kJ/m的紫外线进行照射,可使饲料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力降低99.8%,长期储存不会霉变,饲料中维生素D的禽量也提高到180mg/kg,其效果比单独进行化学消毒或单独进行辐射灭菌都好得多。
控制真菌遗传密码。饲料霉变往住是受到黄曲霉毒素两种真菌素和寄生曲霉的污染,为防止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可用遗传学方法改变真菌,使其失去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酶类。那些被改变厂的真菌,能成功地与未改变的曲霉进行竞争,以控制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佑科技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佑科技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9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捆包装置
- 下一篇:气缸增压、稳压、冲击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