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9034.9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颜兵林;易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泉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25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轴承 甩油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润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离心泵的轴承甩油环。
背景技术
甩油环是一种用于保证轴承具有良好润滑作用的机械零件,随轴承的转动将轴承下方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使润滑油对轴承起到润滑、冲洗、冷却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甩油环外形结构主要为环形,其旋转方向与泵轴的旋向一致,靠泵轴带动甩油环转动,甩油环转动过程中其表面带起润滑油并甩至轴承上起到润滑的目的。然而,一般甩油环的外环与内环均是光滑表面,其侧面及环体端面的面积有限,甩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功率较大的泵轴,如果供油不足,就会造成泵轴与滑动轴承的磨损加剧乃至损坏轴承。另外,由于常用的甩油环内环端面是光滑的,泵轴带动环体转动的速度有限,造成环体带起润滑油的量也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油量较大,润滑效率较高的新型泵轴甩油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增加了环体表面积,带有两大,润滑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包括安装于离心泵转轴上的甩油环本体,所述甩油环本体的外环边沿设置成外窄内宽锲性凸起,内环边沿设置有向环体中心方向收缩的锲性凸起。
进一步,所述甩油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倾斜的甩油孔,所述甩油孔交错设置于甩油环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甩油孔的深度为环体径长的1/6—1/4,甩油孔轴线与环体平面呈30°—50°夹角。
进一步,所述甩油环本体用铝制材料压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轴承甩油环,包括安装于离心泵转轴上的甩油环本体,所述甩油环本体的外环边沿设置成外窄内宽锲性凸起,内环边沿设置有向环体中心方向收缩的锲性凸起。甩油环外环边沿设置成凸起状,相对于一般的表面光滑的甩油环,增大了环体表面积,使带油量增大,而且所述外环上的凸起呈外窄内宽的锲性状,便于将带起润滑油甩出,润滑效率增大;而且甩油环的内环边沿设置有向环体中心方向收缩的锲性凸起,相对于一般光滑的内环端面而言,可以增大环体与泵轴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环体转动的速度,增加甩油环带起的油量,使泵轴得到充分的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轴承甩油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而且表面积大大提高,带油量增大,能够更充分的对泵轴起到润滑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心泵轴承甩油环,包括安装于离心泵转轴上的甩油环本体1,所述甩油环本体的外环边沿设置成外窄内宽锲性凸起2,内环边沿设置有向环体中心方向收缩的锲性凸起3。甩油环本体外圆端面上设置锲性凸起,增大了环体表面积,使环体的带油量增大,锲性凸起呈外窄内宽状,便于将带起的润滑油甩出,提高了润滑效率;而且甩油环的内环边沿设置有向环体中心方向收缩的锲性凸起,相对于一般光滑的内环端面而言,可以增大环体与泵轴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环体转动的速度,增加甩油环带起的油量。为了使环体的机械强度不至于因为设置了锲性凸起而降低,环体端面上相邻的锲性凸起应有一定的间距,避免凸起紧邻设置时环体在凸起之间的位置发生断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甩油环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倾斜的甩油孔4,所述甩油孔交错设置于甩油环本体的两侧。为了进一步提高甩油环带起的油量,在甩油环本体的两侧设置作为甩油孔的倾斜沉孔;为了避免降低甩油环本体的机械强度,所述沉孔交错的设置于环体的两侧,相邻沉孔间的间距不应过小,以单个侧面设置5—8个甩油孔为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甩油孔4的深度为环体径长的1/6—1/4,甩油孔轴线与环体平面呈30°—50°夹角。甩油孔的深度不宜过大,避免进入甩油孔内的润滑油在环体转动的速度较大时不易流出,以孔深为环体径向长度的1/5为宜;甩油孔的开孔方向与环体的转动方向一致,甩油孔的倾斜角度应当合理,角度太大时不易吸取润滑油,角度太小吸取的润滑油不易流出,以甩油孔轴线与环体平面呈30°—45°夹角较为合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甩油环本体1用铝制材料压铸成型。用铝制材料制成甩油环本体,材料成本较低,而且铝制材料质量相对较轻,泵轴带动环体转动时的阻力较小,能够提高环体的转动速度;为了保证甩油环的机械强度,优选采用铝制材料压铸成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泉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泉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9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纺织离心通风机
- 下一篇:风机入口静叶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