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缸摩托车副变速箱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9012.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忠;亓卫星;王立奇;冯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06 | 分类号: | B62M11/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2612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变速箱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缸摩托车副变速箱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三轮车或四轮车的发动机动力经传动轴直接传给驱动后桥,导致车辆的变速范围小,传动效率低,爬坡能力差,不能根据路况和载重情况进行速度和扭矩的调整,降低了三轮车或四轮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整车承载能力。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020691513.9”、名称为“新型三轮或四轮副变速箱总成”的说明书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三轮车或四轮车的传动效率、爬坡能力、燃油经济性和整车承载能力,实现倒挡功能,改变动力输出方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倒挡部分故障率较高,如倒挡齿轮打齿,输入轴轴承破裂等问题,并且由于倒挡部分受发动机装配空间影响,无法对输入端轴承和齿轮强度进行加大,因此整车的承载能力仍然受到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缸摩托车副变速箱传动系统,既能有效提升单缸摩托车的传动效率、爬坡能力、燃油经济性和整车承载能力,又能改变动力输出方向,且具有质量稳定又能实现倒挡功能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缸摩托车副变速箱传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转动安装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一端传动连接输入端总成,所述动力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所述输入端总成的动力输入方向与所述动力轴的轴向垂直,所述动力轴包括通过第一滚针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第二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一级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轴上通过第二滚针轴承转动安装有二级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轴上安装有由高低挡换挡机构驱动的同步器,所述高低挡换挡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高低挡换挡轴,所述高低挡换挡轴一端伸入所述箱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高低挡换挡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同步器相连接的高低挡换挡拨叉,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操纵机构,所述同步器设置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与二级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设置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一级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二级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二级主动齿轮;所述箱体内转动安装有一与所述中间轴平行设置的倒挡轴,所述中间轴上安装有受控于倒挡换挡机构的倒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轴上固定安装有倒挡从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通过一倒挡中间齿轮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倒挡中间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倒挡轴上,所述倒挡换挡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高低挡换挡轴平行设置的倒挡换挡轴,所述倒挡换挡轴一端伸入所述箱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倒挡换挡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倒挡主动齿轮相连接的倒挡换挡拨叉,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操纵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入端总成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第一轴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输入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轴上固定安装有输入从动锥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入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于所述箱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轴上安装有一计速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操纵机构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换挡摇臂和倒挡换挡摇臂,所述换挡摇臂连接所述高低挡换挡轴,所述倒挡换挡摇臂连接所述倒挡换挡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操纵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换挡盒,所述换挡盒内铰接安装有用于可选择驱动高低挡换挡轴或者倒挡换挡轴的驱动摇臂,所述驱动摇臂连接一换位摇臂,所述换位摇臂受控于伸出所述换挡盒的手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倒挡由原来的输入端后移至输出端,与高低挡设置在一起,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布置更加合理,驾驶人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2)输入端仅保留输入主动锥齿轮,释放了原有的箱体内部有效空间,可以加大输入主动锥齿轮和输入从动锥齿轮的模数,提高齿轮强度,解决了齿轮打齿问题;
(3)输入主动锥齿轮由原来的悬臂式单轴承支承改为跨置式双轴承支承,降低了单个轴承支撑时所要承受的径向和轴向载荷,增强了轴承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9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