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小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8999.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小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机小臂结构。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机器,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掘土、松土作业,广泛应用于较硬的岩石层进行松土,因为工况需要,挖掘机的形体较大,挖掘机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等等,挖掘机的工作部分,主要包括松土器、小臂和大臂,挖掘机还包括驾驶室,主架和履带等。挖掘机大臂也称为动臂,大臂连接小臂,小臂的一端连接松土器或铲斗,是挖掘机的重要工作部位,该部位的结构强度、重量直接影响到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小臂端部直接与工作部件松土器连接,松土器在铲土或者铲载砂石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坚硬的大块砂石,因此松土器受的冲击力很大,如果在施工工地遇上岩石层,挖掘机对于岩石层作业会出现效率低,难挖掘,挖不动等情况,针对这一技术难题,现采用小臂为空心体结构,内部设置配重的填充物,从而加大挖掘机的小臂重量,有利用挖掘机掘土、松土作业,加大对岩石层较硬的土层松土掘土工作效率。但在实际的实践效果中,由于小臂的空心体结构中的配重物恒定不变,因此作用于任何作业对象时力量均一样,这样会导致能源的浪费,根据杠杆原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可以通过支点和作用点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小臂作用于不同作业对象的力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且能保持挖掘机工作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挖掘机小臂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挖掘机小臂结构,小臂为空心体结构,小臂空心体结构内部设置填料进行填充,所述小臂设置大小臂连接轴套、马拉头、连杆轴套、松土器油缸尾座耳板、小臂油缸杆头耳板,所述小臂油缸杆头耳板至少设置两个耳板连接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体结构内部设置与墙板连接的龙骨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小臂的空心体结构由两块墙板,上板,下板,后板焊接组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小臂油缸杆头耳板设置三个耳板连接孔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小臂的大小臂连接轴套中心到小臂油缸杆头耳板的耳板连接孔中心的距离与小臂马拉头中心到大小臂连接轴套中心的距离之比大于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小臂的大小臂连接轴套中心到小臂油缸杆头耳板的耳板连接孔中心的距离与小臂马拉头中心到大小臂连接轴套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小臂的大小臂连接轴套中心到小臂油缸杆头耳板的耳板连接孔中心的距离与小臂马拉头中心到大小臂连接轴套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5—1.5。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为比重为4.6以上的重心矿石或比重5.9以 上的铁沙之一或者二者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主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实现设备输出的挖掘力最大化,通过对挖掘机小臂结构进行改变,调整小臂的挖掘力点离整机中心的距离,达到整机在输出力最大的同时使整机平衡稳定,以所挖掘不同岩石泥土的最坚硬的岩石对应调整挖掘机小臂的作用力,使挖掘机能综合利用在各种工作环境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小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大小臂连接轴套21、马拉头22、连杆轴套23、松土器油缸尾座耳板24、小臂油缸杆头耳板25,耳板连接孔26,墙板27,上板28,下板29,后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挖掘机小臂结构,小臂为空心体结构,小臂空心体结构内部设置填料进行填充,所述小臂设置大小臂连接轴套、马拉头、 连杆轴套、松土器油缸尾座耳板、小臂油缸杆头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8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池塘底改底料制粒机
- 下一篇:防爆型自动干粉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