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8710.0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侯浩录;李康宝;蔡雨希;乐启红;唐河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7/00 | 分类号: | G01V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水 重力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民众生活、工业生产、军事国防、科技研发、医疗、交通运输等众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重力传感器也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的重力传感器虽然能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却有着价格较为昂贵,使用较为复杂的不足之处,在面对一些对测量精度要求并不高的需求时,却无法满足制造成本低廉、系统结构简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作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包括真空玻璃球,真空玻璃球内设置有水银液滴,真空玻璃球上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设置有两根导线,导线的一端伸进真空玻璃球内,另一端伸出玻璃管外。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玻璃管在同一水平面内成对且对称设置,至少设置2根。
导线为铜质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水银液滴的重力滚动及形变效应,来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产生粗信号,使用简单,成本低廉,可应用于一些对重力感应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和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的四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的与导线相连接的外部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向右方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向左方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向后方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向左前方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玻璃球,2.玻璃管,3.水银液滴,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如图1所示,包括真空玻璃球1,真空玻璃球1内设置有水银液滴3,真空玻璃球1上设置有玻璃管2,玻璃管2内设置有两根导线4,导线4为铜质导线,导线的一端伸进真空玻璃球1内,另一端伸出玻璃管2外,玻璃管2在同一水平面内成对且对称设置,至少设置2根。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水银液滴的重力滚动及形变效应,来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产生粗信号。
图2为四通水银重力传感器,包括真空玻璃球1,真空玻璃球1内设置有水银液滴3,四根玻璃管2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四个方向上互相垂直,与真空玻璃球1烧结连接在一起,每根玻璃管2中间嵌有两根铜质导线4,导线4的一端伸进真空玻璃球1内,另一端伸出玻璃管2外;在使用时,将导线4每根玻璃管中的两根铜芯导线任选一根,接入图3的GND(负极),剩余的每根玻璃管中的铜芯导线分别与P0.1,P0.2,P0.3,P0.4,相连接,
该装置初始位置处于一定范围误差的水平面上,当该装置发生倾斜时,真空玻璃球1内的水银液滴3会发生滚动,滚向倾斜后低于水平面的一边,使得水银液滴3与两根导线4接触,从而给导线4所连接的外部电路提供一个电路通断信号,使得外部电路可通过此信号判断该装置的倾斜方向。
如图4和图5所示,当该水银重力传感器分别向右或向左相对水平面倾斜时,水银液滴3分别滚动到右侧或左侧,接通右侧或左侧的导线4,产生开关信号,给外部电路。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水银重力传感器相对水平面向后方或左前方倾斜时,也会通过滚动偏移的水银液滴3接通分别接通一组导线4,产生指示方向的通断信号。
本实用新型水银重力传感器,可应用于一些对重力感应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和行业。如:交通运输行业中特殊货箱的放置方式(判断货物箱摆放是否正确)、工业生产中的大型部件位置检测、儿童玩具制造业中设计制造廉价的重力感应遥控器、实验室工作台以及其他水平台的安置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8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