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存防松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8296.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林;杨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存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存防松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尤其是个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是军工笔记本电脑)的生产来说,目前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抗摔机性能的测试。
笔记本电脑主板上的内存一般都是通过pin脚插接在内存插槽中的,内存插槽在主板上的排布一般有同向平铺式及背向平铺式等,然而上述单纯内存与内存插槽的固定在摔机测试时,内存很容易松动,甚至还会从内存插槽中脱落,进而造成摔机测试后开机花屏,开机后无显示不良等。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内存防松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摔机测试后内存易松动或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内存防松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存防松固定结构,其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中,所述内存插接于所述内存插槽中,所述内存插槽设置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上,所述的内存防松固定结构沿其本体开设一呈矩形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宽度与所述内存的厚度相同,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通过所述开槽与所述内存的一侧紧配,所述内存的一侧为远离所述内存插槽的一侧,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粘黏在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上。
较佳的,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的主体呈长方体。
较佳的,所述开槽的长度与所述内存一侧的长度相同。
较佳的,所述开槽的长度小于所述内存一侧的长度。
较佳的,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的材质为热塑性树脂。
较佳的,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的材质为PP树脂或POM树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内存防松固定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开槽可将所述内存紧紧的固定在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上,从而在摔机测试时,所述内存不会轻易松动或从所述内存插槽中脱落,避免了摔机测试后开机花屏,开机后无显示不良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内存防松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内存防松固定结构于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实用新型内存防松固定结构于另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参阅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其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中,所述内存10插接于所述内存插槽20中,所述内存插槽20设置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30上,所述的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沿其本体开设一呈矩形的开槽110,所述开槽110的宽度S1与所述内存10的厚度相同,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通过所述开槽110与所述内存10的一侧紧配,所述内存10的一侧为远离所述内存插槽20的一侧,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粘黏在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30上。
其中,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的主体呈长方体。
其中,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的材质为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可选用为材质硬及粘性强的树脂)。
其中,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的材质为PP树脂或POM树脂。
请参阅图2绘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开槽110的长度S2与所述内存10一侧的长度相同,因此所述内存10的一侧完全插入所述开槽110中,从而增大了所述开槽110与所述内存10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内存10更加稳固在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中。
请参阅图3绘示,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开槽110的长度S2小于所述内存10一侧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设置为两个,所述两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分别插在所述内存10一侧的两端,因此本实施例不但使得内存10稳固,而且更加减少了对所述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的占据。
本实用新型内存防松固定结构100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开槽110可将所述内存10紧紧的固定在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板30上,从而在摔机测试时,所述内存10不会轻易松动或从所述内存插槽20中脱落,避免了摔机测试后开机花屏,开机后无显示不良等现象的发生。
需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8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器官型人工皮肤、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火锅除味喷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