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遥控飞机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6413.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磊 |
主分类号: | B64F1/22 | 分类号: | B64F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飞机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飞机拖车。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航空飞机地面拖行主要由与运输客机相同的地面有杆或无杆拖车完成。有杆拖车由一根拖杆一端连接在飞机前起落架指定位置,另一端连接在拖车柱栓上进行推拖活动。无杆拖车需要用紧固结构将飞机前轮固定并举升到一定高度进行推拖活动。这两种方式用于飞机地面拖行时,功能上有着一定的不足。首先,操作人员必须在驾驶室或者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这样就限制了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特别是障碍物的有效观察。其次,由于上述牵引车必须设置用于操作员作业的平台或者驾驶室,使得车辆的物理体积较大。不利于在狭小空间进行作业和存放。燃油驱动的拖车在接近飞机作业时也带来一定的防火安全隐患,内场工作时噪音较大。车辆和飞机连接工作复杂。有杆拖车由于通过2次转向铰接与飞机连接,在推行作业的方向控制中就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大型无杆拖车需要对飞机前轮进行抱举,由于大型运输客机与小型通用航空飞机前轮尺寸相差较大,不能做到兼容。封闭驾驶舱在对飞机进行推行或者拖行的工作中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有障碍,现行实际作业需另派出观察员参与指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遥控飞机拖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机架、主动轮、万向轮、信号接收器、电池盒、机轮拖动机构和油缸,外壳位于机架的外侧,主动轮和万向轮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电池盒、信号接收器、机轮拖动机构和油缸均设置于机架上,机轮拖动机构和油缸相连;所述的机轮拖动机构包括铲板、铲板轴、机轮挡条、棘轮挡杆,铲板设置在铲板轴上,可围绕铲板轴转动,轮子挡条位于铲板之间,棘轮挡杆位于铲板的上方。所述的主动轮和万向轮的上方分别设置了主动轮支架和万向轮支架。所述的铲板间还设置了前轮垫板。所述的轮子挡条为可拆卸的,插接于铲板上的插排内。所述的机轮拖动机构位于外壳之外。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了油泵站,,其与油缸相连。棘轮挡杆通过下方的棘轮来实现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新型通过外部遥控装置来控制机轮拖动机构、主动轮和万向轮的工作,可以更安全、更快速、更经济的实现对通用航空飞机的地面推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外壳,2为机轮拖动机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中,3为油缸,4为电池盒,5为前轮垫板,6为棘轮挡杆,7为轮子挡条,8为铲板轴,9为铲板,10为主动轮,11为主动轮支架,12为机架,13为万向轮,14为万向轮支架,15为信号接收器,16为油泵站。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机架、主动轮、万向轮、信号接收器、电池盒、机轮拖动机构和油缸,外壳位于机架的外侧,主动轮和万向轮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电池盒、信号接收器、机轮拖动机构和油缸均设置于机架上,机轮拖动机构和油缸相连;所述的机轮拖动机构包括铲板、铲板轴、机轮挡条、棘轮挡杆,铲板设置在铲板轴上,可围绕铲板轴转动,轮子挡条位于铲板之间,棘轮挡杆位于铲板的上方。所述的主动轮和万向轮的上方分别设置了主动轮支架和万向轮支架。所述的铲板间还设置了前轮垫板。所述的轮子挡条为可拆卸的,插接于铲板上的插排内。所述的机轮拖动机构位于外壳之外。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了油泵站,,其与油缸相连。棘轮挡杆通过下方的棘轮来实现转动。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遥控器向信号接收器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在抱举飞机的机轮时,油缸先伸出,铲板降至最低位置,控制整车向机轮移动直到前轮垫板触碰到机轮,然后手动插入轮子档条。轮子档条插入后,控制油缸收缩,铲板向上运动直到机轮离地并达合适间隙,手动按下棘轮挡杆使其接触机轮,完成上述操作后方可进行飞机的地面移作业。到预定位置后反向完成上述操即可。电池盒内的电池为油泵站提供电动力,油泵站转化为液压力传输给油缸,使油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磊,未经李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6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