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负离子发生器的煤气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5567.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俞梁英;陈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发生器 煤气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和报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降低煤气浓度功能的煤气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燃气的变革及西气东输工程的进行,煤气或天燃气已成为多数家庭的燃料。每年,因燃气泄露造成的中毒或窒息事故中,因使用热水器不当或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中毒事故,全国均有不少事例。有甚者,因室内燃气浓度过高,引起爆炸的事故也不少见。
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是氧的240倍,因此,当它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就会大量取代氧而与血红素结合,抑制血液中氧气的释放,从而导致发生头痛、耳鸣、呕吐、血压降低等不同程度的症状发生。如果一氧化碳中毒严重,轻者于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头昏眼花、丧失记忆或引起视觉及神经上的障碍,严重者会导致脑部受损甚至发生死亡。
为了预防煤气的泄漏,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现有的家用智能煤气报警器是为了预防气体中毒的一种家用的自动报警器,也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气体探测器,一般都是应用高灵敏度的气敏元件作气电转换元件,并配以电路和声光报警部分组成。这样就能实现在探测到煤气泄露时报警的功能。但是,仅仅只有报警的功能是不够的,若室内的煤气浓度过高,依然会造成人员中毒或者爆炸的危险,所以怎样防止煤气中毒与爆炸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煤气报警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负离子发生器的煤气报警器,包括:
气敏探测电路,包括一气敏元件,用以检测空气中燃气的浓度,在空气中燃气的浓度达到一预设值时,气敏探测电路输出一第一电位,在空气中燃气的浓度未达到预设值时,气敏探测电路输出一第二电位;
开关电路,一端连接气敏探测电路,接收气敏探测电路的输出电位,在气敏探测电路的输出为第一电位的状态下,开关电路闭合,在气敏探测电路的输出为第二电位的状态下,开关电路断开;
负离子发生器,连接开关电路的另一端,在开关电路闭合状态下启动,产生负离子;
报警电路,连接开关电路的另一端,在开关电路闭合状态下启动,发出报警信号。
较佳的,还包括一电源,连接气敏探测电路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用以提供电源。
较佳的,气敏元件包括四引出电极:一第一加热电极、一第二加热电极、一第一输出电极以及一第二输出电极,第一加热电极以及第一输出电极连接电源,第二加热电极以及第二输出电极连接开关电路。
较佳的,气敏探测电路包括:
一第一电位器,连接第一加热电极,用以调节气敏元件的灵敏度;
一气敏元件稳定组件,连接第二加热电极,用以稳定气敏元件中的电流;
一第二电位器,连接第二输出电极,用以在带负离子发生器的煤气报警器未工作前调整第一输出电极以及第二输出电极之间的电压为0。
较佳的,开关电路包括:
触发器,连接气敏探测电路,接收气敏探测电路的输出电位;
三极管,连接触发器;
继电器,连接三极管,继电器包括一触点,在第一电位下,触点闭合,在第二电位下,触点断开。
较佳的,报警电路包括:时基电路,时基电路连接发光二极管和/或扬声器,用以发出报警信号。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在检测一氧化碳泄露的同时降低其浓度的目的,以保证室内人员安全,防止爆炸。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敏探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电路图;
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5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远程报警功能的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电子围栏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