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汽车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5128.9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祥;庄敏娟;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F16L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通过线束进行电连接。汽车通用的正负极线束在出厂时通常利用粘接剂粘接为一体。在使用线束进行接插连接作业时,需要将正负极线分开,然而,正负极线分开后不能再粘合复位,由此导致线束杂乱。而且,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在车辆震动等情况下线束会进一步散乱,影响线束布局,不利于维修管理。现有技术当中,常常通过绝缘胶布将分开的线束再缠绕在一起,但是此种方法较为笨拙,作业效率低下。经过缠绕过的线束也不便于重新拆装连接。
公告号为CN202737399U,公告日为2013年2月13日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包括线束和连接于线束端部的接触件端子;还包括固定夹,固定夹由夹槽和扣板构成,夹槽前端连接三个分支槽,扣板扣于夹槽上面,夹槽的两个侧板夹持于夹槽两侧的外面;线束设置于夹槽中,线束前端分成三股并分别设置于三个分支槽中。该线束中包括固定夹结构略显复杂,受限于固定设计的三个分支槽,应用上欠缺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汽车线束易散乱,拆装不便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好的新型的汽车线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目的得以实现。
一种新型的汽车线束,包括若干组正极线和负极线,正极线和负极线的外围包覆绝缘层,正极线和负极线之间架设有连接架结构,连接架结构呈H型,连接架结构两侧的凹槽呈半圆形,正极线和负极线至少有一个与连接架结构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连接架结构架设在正负极线之间,且正极线和负极线当中至少有一个与连接架结构为分体式连接,使得对线束进行分拆作业后,可以进行复位整理,避免了线束的散乱现象,利于拆装作业。
作为优选,正极线或负极线与连接架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便于制作,利于拆装。
作为优选,正极线和负极线与连接架结构均为分体式结构。使拆装变得灵活。
作为优选,连接架结构为塑胶材质构成。成本低,易于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单实用,成本低,易于制作。可操作性好,便于拆装,提高劳动效率。有效的消除了线束散落的现象发生,有利于维修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束与连接架结构一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束与连接架结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极线,2-负极线,3-绝缘层,4-连接架结构,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线束与连接架结构为一体式的新型的汽车线束,包括正极线1和负极线2,正极线1和负极线2的外围包覆绝缘层3。正极线1和负极线2之间架设有连接架结构4,连接架结构4呈H型,连接架结构4两侧的凹槽5呈半圆形。图1中正极线1与连接架结构4为一体式结构,负极线2与连接架结构4为分体式结构(或者可以采用负极线2与连接架结构4为一体式结构,而正极线1与连接架结构4为分体式结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线束与连接架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即正极线1和负极线2与连接架结构4均为分体式结构。连接架结构4为塑胶材质构成。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实际使用时,将正极线与负极线分拆进行插接线作业,然后可将分散开的正负极线通过连接架结构重新复位整理,拆装操作简便可靠,为后续的维修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5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三道密封功能的托辊
- 下一篇:煤矿用绝缘阻燃移动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