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静音窨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991.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军;沈韵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固特易地下管网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静音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窨井的减震静音窨井盖。
背景技术
当汽车高速通过窨井盖时,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井盖会和井座发生碰撞,产生“咣当”的噪音,噪音不仅扰民,井盖和井座发生碰撞,也会造成损害,缩短使用寿命,传统的结构方法是在井座的内圈上铺设一层橡胶或硅胶的减震垫圈,这种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噪音的问题,但是当汽车通过窨井盖时,全部的压力都集中在了减震垫圈上,减震垫圈往往被挤压变形超过其极限变形量,这样减震垫圈就会很快失去弹性,起不到减震静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减震静音窨井盖的减震垫圈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减震垫圈使用寿命长的减震静音窨井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减震静音窨井盖,包括井盖和井座,井盖的边缘安装在井座的内圈上,内圈上设有减震垫圈,其特征在于井座的内圈内边缘设置向上凸起的承重部,所述内圈上还设有减震垫圈固定凹槽,所述减震垫圈的底部设有与减震垫圈凹槽匹配的减震垫圈凸起,所述井盖的边缘与减震垫圈接触,承重部与上方的井盖之间设有间隙。
当汽车经过窨井盖时,在压力作用下,井盖向下移动,由于井盖的边缘与减震垫圈接触,减震垫圈起到减震静音的效果,井盖继续向下,承重部和井盖之间的间隙消失,此时井盖不会继续向下,减震垫圈不会被挤压超过其极限变形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井盖的底部设有与承重部位置对应的井盖凹槽,承重部和井盖凹槽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井盖无需重新设计,只需在普通井盖的底部挖一圈与承重部匹配的凹槽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井盖的边缘设有向下凸出的井盖凸起,承重部和井盖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静音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减震垫圈的变形量被控制在其极限变形量之内,在保证减震静音的前提下,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减震垫圈的寿命延长,也使井盖和井座的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井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减震垫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井盖边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井座;2.减震垫圈;3.减震垫圈固定凹槽;4.井盖凹槽;5.承重部;6.井盖;7.减震垫圈凸起;8.井盖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井座1的内圈内边缘设置向上凸出的承重部,内圈上还设有减震垫圈固定凹槽3,减震垫圈2通过底部的减震垫圈凸起7安装在内圈上,减震垫圈2的两端分别靠在井座1的外圈内侧和承重部5的内侧,所述减震垫圈凸起7的底部距离减震垫圈固定凹槽3的底部有一定的距离,井盖6的底部设有与承重部5位置对应的井盖凹槽4,井盖6的边缘与减震垫圈2接触,承重部5与井盖凹槽4之间设有间隙,此间隙的高度小于减震垫圈2的极限变形量。
当汽车经过窨井盖时,在压力作用下,井盖6向下移动,由于井盖6的边缘与减震垫圈2接触,减震垫圈2起到减震静音的效果,井盖6继续向下,承重部5和井盖凹槽4之间的间隙消失,此时井盖6不会继续向下,减震垫圈2不会被挤压超过其极限变形量。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井盖的边缘设置有井盖凸起8,井盖凸起8与减震垫圈2接触,承重部5与井盖之前设有间隙,此间隙的高度小于减震垫圈2的极限变形量。其他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固特易地下管网配套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固特易地下管网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扩散炉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PCB板用的导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