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气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912.8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庄振礼;赵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合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30 | 分类号: | D03D47/30;D03D4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2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织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喷气织机主要有开口机构、气射流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与后梁机构。上述喷气织机的工作过程大致是:由开口机构带动综框上下运动,使经纱形成梭口,引纬机构通过气射流将纬纱带入梭口,然后由打纬机构带动钢筘将进入梭口的纬纱打入织口织造成布。上述后梁机构包括一条后梁辊,该后梁辊为被动辊,经纱上机张力主要是由后梁辊形成并调整,经纱由织轴送出,直接经过该后梁辊并形成包角,在进行张力调整时,使后梁辊相应移动促使经纱包角随之改变,进而达到使经纱保持适宜张力的目的。上述后梁机构,后梁辊在经纱的带动下被动旋转与移动,只能提供经纱上机张力,并不能进行主动送经。
由上述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喷气织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喷气织机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喷气织机。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喷气织机,包括后梁机构,该后梁机构包括一条后梁辊,在后梁辊的前上方设置有第一主动辊,在第一主动辊的前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辊,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联动;上述后梁机构还包括固定联接在左墙板上的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固定联接在右墙板上的右侧梯形支撑架,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位置正相对;第一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第二主动辊的两侧辊轴端分别联接在左侧梯形支撑架与右侧梯形支撑架上;上述第一、第二主动辊配置有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与动力输入曲轴;第一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摆臂与第一主动辊的辊轴联接,另一端与动力输入曲轴联接;第二传动连杆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二主动辊之间;上述左墙板与右墙板中的任一墙板,均包括前方墙板分体、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前方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前方墙板分体之间为可拆分联接,后方上部墙板分体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之间形成分隔区;上述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上凸部,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前部设置有一下檐部,上凸部的顶面后侧抵顶在下檐部的底面前侧上。
上述后方上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与后方下部墙板分体的后端之间设置有能调整杆身长度的 竖直支撑杆;上述竖直支撑杆包括上部杆体、下部杆体和中部调节套,中部调节套设置有内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杆体的上段设置有外螺纹,上部杆体的下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上端,下部杆体的上段旋入中部调节套的下端;上述的上部杆体与下部杆体是由铜制成的,中部调节套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经纱由织轴送出,得以首先经后梁辊,然后依次绕经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第一、第二主动辊联动,并可同步相应回转,携带并将经纱向前送出;与现有喷气织机相比,增加了主动送经的功能,在保证经纱上机张力的同时,还可提升送经速度,有利大幅提高整机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其后梁机构。
图2为图1方式的位于织机一侧墙板部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合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合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织轴中部托架固定座
- 下一篇:中空长丝隔音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