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声屏障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781.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森;叶渊;王乾锁;李彦希;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屏障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领域交通噪声治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封闭声屏障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今年来交通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交通噪声也给社会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学校、医院、住宅小区等噪声敏感的地段,对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治理要求比较高。为了满足敏感点声环境要求,可以建造声屏障特别是全封闭声屏障等设施满足降噪要求,全封闭声屏障对于交通噪声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容易聚集在全封闭声屏障内部,特别是在遇到堵车或发生事故起火等情况下,全封闭声屏障内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为了解决全封闭声屏障内部空气流通问题,需要在全封闭声屏障设置通风系统。
以前一些声屏障通风系统采用在声屏障顶部敞开的方式解决通风问题,这样在敞开部位会产生明显的噪声绕射,大大降低全封闭声屏障的降噪效果。顶部敞开的声屏障由于噪声绕射造成降噪量降低,由于顶部敞开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声屏障。
专利ZL201120077147.2“全封闭隔声屏障通风消声器”提出了一种全封闭声屏障通风技术,该技术采用自然通风的通风消声器,消声器采用V字形迷宫式风道,消声器设置在声屏障顶部的通风气楼的两侧,出风百叶正对敏感点。
中国专利文献CN 202099754U公开了全封闭隔声屏障通风消声器,由进、排风铝合金百叶窗及若干块消声板组成一个呈长方形箱体,箱体长边两侧各设置进风百叶窗及排风百叶窗,在箱体内设置若干块消声板形成V形迷宫式风道。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专利文献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V字形迷宫式风道,这种结构会增加空气通过的阻力,减小空气通过速度,减小空气流通量,直接带来的后果是通风器通风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全封闭声屏障内部通风换气要求。
2、其出风口正对敏感点,即从出风口绕射出来的噪声能直达敏感点,降低对敏感点的降噪效果。
3、在遇到汽车起火等特殊情况,仅靠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减少系统风阻,使气流运行更加顺畅,提高换气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声屏障通风系统。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封闭声屏障通风系统,其设置于声屏障的顶部,包括一通风管道,其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消声片,在所述通风管道的进风口处设有进风百叶,在其出风口处设有排风百叶,所述通风管道内还设有用于向外进行强制排风的通风风机。
所述通风管道包括呈90度设置的进风管段和出风管段,所述出风管段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进风管段的长度尺寸,且所述出风管段沿着道路延伸的方向设置。
所述的通风风机和消声片均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管段内,且多个所述消声片设置于所述通风风机与所述出风管段的出口之间。
所述进风管段内和出风管段内均设有多个所述消声片,所述通风风机设置于位于所述进风管段内的消声片与所述出风管段内的消声片之间。
多个所述消声片呈平板状,其沿着出风管段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两所述消声片之间形成朝向出风口的直排式风道。
所述的直排式风道尺寸为50-150mm。
多个所述消声片呈波浪状,其沿着出风管段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消声片之间形成朝向出风口的多个波浪状风道。
所述的波浪状风道的尺寸为50-150mm。
所述通风管道的侧壁内侧板及消声片均为穿孔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A.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全封闭声屏障的顶部设置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两端设置进风百叶和出风百叶,同时在通风管道内设置通风风机和消声片,能减少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开启洞口的漏声,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内部交通噪声声能量从通风管道传出较少,可使声屏障实现真正的全封闭,通风系统运行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模式,节省能源,满足特殊需求下的通风,通风系统本身噪声小,且不会造成二次噪声污染。
B.通风系统出风管段沿着道路方向延伸设置,不会正对敏感点,减少了噪声直射,提高整体降噪效果。
C.风机运行控制方式灵活,可根据交通流量情况实时控制,有效调节声屏障内部空气质量。
D.多个消声片所形成的直排式风道或波浪状风道,其风阻小,有利于声屏障内空气的排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路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孔道穿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