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629.5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邵浩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5/04 | 分类号: | F16L15/04;B01D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密封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过滤器出水口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过滤器出水口,通常是直接连接一个管道,管道上设置有阀门。该管道与过滤器之间常常是通过螺纹紧密连接,管道和过滤器之间不能发生旋动,一旦螺纹旋动,则会发生泄漏。在管道和过滤器之间需要能够发生旋转运动的场合下,目前尚未有过滤器和管道之间的传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保证密封,又能够使过滤器的出水口和管道之间发生旋转运动的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包括旋转管,旋转管外表面靠近一侧端面开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旋转管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凸环,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凸环与所述旋转管的端面之间;
所述旋转管设有凹槽的一侧插入过滤器的滤芯下部的出水口,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出水口内壁紧密接触,并且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旋转管内部连通;
所述出水口外部设有外螺纹,一螺母套在所述旋转管外部并开有内螺纹,所述出水口的外螺纹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配合;所述螺母内径大于所述旋转管外径;
所述凸环下方设有卡环,且当所述螺母旋紧时,所述卡环与所述凸环紧密接触。
所述卡环与所述螺母为一体,且所述卡环为偏心卡环。
所述凹槽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保证密封是依靠旋转管外表面开有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设有两个甚至更多密封圈,则密封性更佳。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保证旋转管与过滤器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凸环、卡环、螺母三者的配合。螺母通过螺纹与过滤器出水口紧密连接,螺母旋紧时,卡环卡住凸环,此时旋转管与过滤器之间只能转动,不能脱离,实现了既能密封转动,又能连接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螺母部件主视示意图。
图中:1旋转管;101凹槽;102凸环;2螺母;201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在图中,所示大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附图是本发明的理想化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不应该被认为仅限于图中所示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所得到的形状,比如制造引起的偏差。图中的表示是示意性的,但这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包括旋转管1,旋转管1外表面靠近一侧端面开有两个凹槽101,两个凹槽101内均设置有密封圈(图中省略密封圈)。密封圈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常用密封材料。旋转管1外表面上还设有凸环102,凹槽101位于凸环102与旋转管1的端面之间。
使用时,旋转管1设有凹槽101的一侧插入过滤器的滤芯下部的出水口(图中未示出),出水口与旋转管1内部连通,保证水的流通。密封圈与出水口内壁紧密接触,保证了旋转管1与出水口内壁之间的密封。
出水口外部设有外螺纹,一螺母2套在旋转管1外部并开有内螺纹,出水口的外螺纹与螺母2的内螺纹配合,使旋转管1与过滤器出水口紧密连接,不会脱落。螺母2内径大于旋转管1外径。
旋转管1上部外表面凸环102下方设有卡环201。卡环201可以是一个单独部件,也可以与螺母2为一体。
如图3所示,卡环201与螺母2为一体,且卡环201为偏心卡环。当卡环201与螺母2为一体时,且卡环201必须为偏心卡环,否则直径小则无法套过凸环102,直径大则无法卡住凸环102。只有偏心卡环,能够保证套过凸环102之后,拧紧时卡环201的一部分能够卡住凸环102。当然,如果卡环201为单独部件,则可以偏心也可以不偏心。
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密封传动结构使用时,先将螺母2套在旋转管1上并越过凸环102;再将旋转管1设有凹槽101的一侧插入过滤器的滤芯下部的出水口,密封圈与出水口内壁紧密接触;再旋紧螺母2,此时卡环201卡住凸环102,旋转管1与过滤器之间只能转动,不能脱离,实现了既能密封转动,又能连接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管防磨接头
- 下一篇:一种防蚊、防盗二合一平开隔热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