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的透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561.0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昊旻;宋浩明;孙国祥;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重 腹水 超滤 浓缩 腹腔 透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进行双重腹水超滤回输的透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ascites)。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腹水的诊断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法:腹水达500ml时,可用肘膝位叩诊法证实;1000ml以上的腹水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可有液波震颤;小量腹水则需经超声检查才能发现。
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腹水的形成机制是几个因素联合或单独作用所致,因此,进行腹水治疗之前,需要确定腹水性质,寻找病因,再采取合理的综合性治疗手段。
其中,腹水超滤回输是腹水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具有以下的优点:
1、腹水超滤回输不仅放腹水,而且同时回输白蛋白。抽出的腹水经过腹水超滤回输系统的过滤之后,可将有害物质完全过滤掉,同时将对人体有益的白蛋白等物质回输到人体内,大多数患者经此治疗后无需补充白蛋白,省去了补充白蛋白的大量费用。
2、腹水超滤回输放腹水量大。每次可抽7500ml-8000ml腹水,可以一次性解除患者的腹水折磨,而且整个过程只需2-3个小时。
但是由于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需要处理的腹水中包括癌性腹水、血性腹水、重度感染性腹水等,因此,腹水中可能会存在癌细胞、细菌和内毒素,通过现有的腹水超滤回输技术无法将此类腹水透析后直接回输给患者,导致这部分患者在进行腹水治疗的过程中流失大量的白蛋白,严重影响了患者血液中的电解质酸碱平衡,使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增大。
因此,亟待研究可适用于癌性腹水、血性腹水、重度感染性腹水超滤回输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癌性腹水、血性腹水、重度感染性腹水超滤回输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的透析装置,具体包括:
腹水侧管路,所述的腹水侧管路设有两端,其中一端连接腹水输入口,另一端连接细菌滤过器的入口;在所述的腹水输入口与细菌滤过器之间通过腹水侧管路依次连接蠕动泵、动脉壶、血液滤过器;
其中,所述的细菌滤过器还包括一滤过静脉血液输出口、一废液输出口;
所述的废液输出口经废液侧管路依次连接容积输液泵和废液袋;
所述的滤过静脉血液输出口经静脉血液管路连接静脉壶、静脉血液输出口。
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的细菌滤过器中还包括第一夹阀,第一夹阀用于将废液输出口端的细菌过滤段关闭。
上述的装置中,在通过腹水侧管路连接的动脉血液输入口与血泵之间还设有腹水压力传感器。
上述的装置中,在通过腹水侧液管路连接的动脉壶与血液过滤器之间还设有滤前压力传感器。
上述的装置中,在通过静脉血液管路连接的滤过静脉血液输出口与静脉壶之间还设有静脉压力传感器。
上述的装置中,在通过静脉血液管路连接的静脉壶与静脉血液输出口之间还依次连接着血液气泡传感器、第二夹阀。
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的血液滤过器还包括一透析液输入口、一透析液输出口。透析液输入口外接透析液,透析液通过透析液侧管路经透析液输入口进入血液滤过器中,参与腹水的净化分离过滤后,产生的废液通过血液滤过器的透析液输出口送出血液滤过器。
上述的装置中,患者的腹水先通过血液滤过器,去除多余的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后,再经过细菌滤过器,过滤掉的含有细菌的废液经废液侧管路进入废液袋中,净化后富白蛋白的净化腹水再经过静脉侧管路进入人体静脉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可用于进行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是一种可以广泛适用于癌性腹水、血性腹水、重度感染性腹水超滤回输的装置。改良后装置可有效的将腹水中存在的癌细胞、细菌和内毒素清除,保留腹水中的人血白蛋白,回输至人体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双重腹水超滤装置,不仅节约人血白蛋白的用量,也避免了在临床治疗腹水时对血制品的依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