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529.2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孙强;李益良;韩伟业;陈强;明尔扬;毕秀玲;薛建军;丁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段套损井 膨胀 管双卡 套管 分层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中的膨胀管,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钻井、完井及采油、修井中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后,因为复杂断层、异常地应力、盐膏层、高矿化度地层水、增产增注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油水井套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众多的套管损坏井,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存和发展,给油田开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套损井的修复,有机械整形、化学修复工艺、膨胀管补贴技术等方法。其中,膨胀管补贴技术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对破损套管进行有效修复的一项新技术,它可应用于钻井、完井及采油、修井等作业过程。
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是将一段延展性较好的管柱下入到破损的油气井套管中,锚定后,用高压工作液驱动膨胀锥自下而上的将管柱胀开,膨胀永久变形后的管柱紧贴在外层套管上,两端带有密封元件,随着膨胀管一起挤紧在外层套管上,确保膨胀后管柱能彻底封堵住漏失套管。
虽然膨胀管技术的补贴长度不限,但对于长段损坏的井,全部采用膨胀管补贴修复,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成本太高。常规大修技术修复难度较大,修复后成井眼较小,且密封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且可满足长段套损井修复作业对悬挂力和密封性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膨胀管组和能滑动地伸入所述膨胀管组的中心管,所述膨胀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膨胀管、套管和下膨胀管且所述下膨胀管底端设有底堵,所述中心管底端连接有具有轴向通道的胀锥,所述中心管的内腔与所述胀锥的轴向通道形成上下贯通的输液通道,所述胀锥能置于所述底堵上端。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套管为无接箍套管。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中心管的底端通过一卡簧与所述胀锥连接。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胀锥的内侧壁开设有内密封槽,所述内密封槽内设有内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胀锥的外侧壁开设有外密封槽,所述外密封槽内设有外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上膨胀管和所述套管之间、所述套管和所述下膨胀管之间分别通过变扣接头连接。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变扣接头与所述套管、所述上膨胀管、所述下膨胀管之间分别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下膨胀管的下端与所述底堵的下端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所述底堵的外侧壁开设有底堵密封槽,所述底堵密封槽内设有底堵密封圈。
在上述长段套损井膨胀管双卡套管分层封隔修复装置中,将膨胀管补贴技术与套管二次完井技术进行结合,通过上膨胀管和下膨胀管将套管悬挂于长段套损井中,两端密封,两端悬挂,使长段套损井修复的悬挂力和密封性得到了保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简便,两端的膨胀管采用一个胀锥,即可完成膨胀。
最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修复后井眼尺寸能够满足油田正常生产需求,且施工风险低、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上膨胀管与套管通过变扣接头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套管与下膨胀管通过变扣接头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底堵以及中心管与胀锥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管,2-胀锥,21-内密封槽,22-外密封槽,3-上膨胀管,4-套管,5-下膨胀管,6-底堵,61-底堵密封槽,7-卡簧,34-变扣接头,45-变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动调偏式井口密封器
- 下一篇:死心油管通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