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397.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泮振宇;冯振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3 | 分类号: | B66F3/4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是一种手动或脚踏式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前手动或脚踏式千斤顶作为起升重物而被广泛使用,如手动液压搬运车千斤顶、手动平台搬运车千斤顶以及手动堆垛车千斤顶。这些千斤顶在操作过程中,当需要将重物顶起时,需要手动或脚踏千斤顶的踏板,使得柱塞伸出顶起重物;当需要将重物下降时,都需配备另外需要单独操作且独立设置的下降机构才可实现下降动作。由于此结构的千斤顶使物体上升和下降的动作通过不同的机构来实现,不仅使得千斤顶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使千斤顶的使用操作变得繁琐,尤其是一些千斤顶还需要手脚一起配合来使用,显得更加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起升、下降机构合二为一、操作简便的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千斤顶,包括油缸和设置在油缸内的柱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设置在油缸上端口的顶帽、密封设置在油缸下端口的底盖、与该底盖密封连接从而形成一吸油腔的底座、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贯穿该吸油腔的泵芯、设置在所述顶帽与所述底座外周面上且与所述油缸形成一回油腔的外套筒以及使所述泵芯作往复直线滑动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柱塞滑动贯穿该顶帽;在所述底盖内设置有连接油缸内腔与所述吸油腔的限速单向阀,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所述吸油腔与所述回油腔的安全阀和吸油阀,所述限速单向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吸油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吸油腔形成一密闭容腔;在所述吸油腔内所述底盖与所述泵芯之间依次设置有套置的一碟形弹簧和一大弹簧,所述大弹簧与所述泵芯连接,所述碟形弹簧与所述底盖连接,使得所述泵芯在压油过程中,必须首先压缩大弹簧,当泵芯压缩完大弹簧到达分界点之后需要继续压缩才能实现对碟形弹簧的压缩;另外,在所述泵芯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限速单向阀打开的顶针装置。
作为改进,处在所述油缸内的所述柱塞的端部上设置有挡圈,所述柱塞上开有与油缸内腔相通的溢流孔,所述顶帽上开有与所述回油腔相通的回流孔,当所述柱塞上的挡圈与所述顶帽的端部相抵时,所述溢流孔与所述回流孔相通。通过设置挡圈实现了柱塞的行程限制,当所述柱塞上的挡圈与所述顶帽的端部相抵时,再往油缸内腔注入液压油,则注入的液压油自动流到了回油腔。
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芯上的压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铰接轴、与所述铰接轴和压轮铰接连接的脚踏杆,实现了泵芯的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顶起重物过程中,传动机构带动泵芯做只对大弹簧进行压缩的往复运动,从而将回油腔内的液压油压入油缸内腔,将重物顶起;当需要下降重物时,传动机构带动泵芯在压缩大弹簧之后,继续前行,对碟形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安装在泵芯端部上的顶针装置打开限速单向阀,使得油缸内的液压油回流到回油腔,从而实现了重物的下降。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传统的千斤顶的升、下降机构合二为一,使得千斤顶的使用变得更加便捷,结构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千斤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夹持圆筒状物件的叉车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回复的回油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