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剂调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288.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英聚 |
主分类号: | C10G11/18 | 分类号: | C10G11/18;B01J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调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流态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剂调温设备。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领域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是高残炭、高重金属、高粘度、高胶质和沥青质等劣质重油,经过几十年的工艺研究与实践得知,要得到理想的产品分布需要合理的再生剂含碳量、剂油比,原料良好雾化、合适的油气与再生剂混合温度等技术条件。为降低再生剂含碳量,再生器需要690~700℃温度操作;为将原料油良好雾化,原料油预热温度为200~250℃;满足上述条件下剂油比一般为6左右,而重油催化裂化优化的反应条件剂油比为7~9,这是目前FCC工艺存在的矛盾之一。另外还存在再生剂温度过高预提升器中水蒸汽失活及与原料油接触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较多热裂化反应问题。因此现代重油催化裂化技术需要在上述几方面进行改进。
为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剂油比,专利99120517.0提出在再生剂输送管道设置取热管,降低再生剂温度,提高再生剂循环量,从而达到提高剂油比的目的。该方案取热环境苛刻,取热器内催化剂温度在650℃以上,若取热设施故障装置将停工。
为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剂油比,专利200810146601.8提出了一种再生剂降温度方法,将外取热器出口降温后的冷催化剂分为两路,一路经滑阀控制返回再生器,另一路经滑阀控制去反应器。
对于现有的FCC工业装置,热再生剂输送管和滑阀已经存在,只要增加一台外取热器,将外取热器排出的低温催化剂同时提供给反应器预提升器,冷热催化剂混合后温度降低,可提高剂油比,该方案需要解决高温催化剂与低温催化剂混合及流化气体排出2个问题。
专利200710054739.0、200710054772.3、200710054738.6都涉及到外取热器及气体返回,但都未提及返回气体如何分布、再利用问题,以及在贫氧再生器中如何避免返回气体引起再生器尾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剂调温设备,可调节装置剂油比,并且将催化剂降温器流化风返回再生器合理利用、节省主风并避免其对再生器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再生器、主风分布管、待生剂分配器、催化剂降温器、预提升混合器、热催化剂进入管、低温催化剂排出管,其特征是:催化剂降温器设置在再生器下方或侧方,通过热催化剂进入管与再生器密相床连通,通过低温催化剂排出管与预提升混合器连通,通过设置流化风返回管与待生剂分配器连通;或设置返回流化风分布器,通过设置流化风返回管连接催化剂降温器与返回流化风分布器。
进一步,返回流化风分布器是伞帽型或是管型或是槽帽型,位置在主风分布管的上方或下方。
本实用新型创新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创新点是:设置流化风返回管连接催化剂降温器与待生剂分配器;或设置返回流化风分布器,通过设置流化风返回管连接催化剂降温器与返回流化风分布器,返回流化风分布器是伞帽型或是管型或是槽帽型,位置在主风分布管的上方或下方。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将催化剂降温器排出的流化风通过待生剂分配器或返回流化风分布器分布在密相床,将降温器流化风合理利用,有利于再生器稳定操作,尤其用于贫氧再生装置可避免再生器尾燃。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再生剂调温设备的示意图。
1-待生剂分配器,2-流化风返回管,3-热催化剂进入管,4-催化剂降温器,5-低温催化剂排出管,6-低温催化剂滑阀,7-预提升混合器,8-热催化剂管滑阀,9-再生器,10-热催化剂管,11-取热管,12-流化风分布管(催化剂降温器底部),13-蒸汽分布管(预提升混合器底部)。
图2是另一种再生剂调温设备的示意图。
1A-返回流化风分布器,2-流化风返回管,3-热催化剂进入管,4-催化剂降温器,5-低温催化剂排出管,6-低温催化剂滑阀,7-预提升混合器,8-热催化剂管滑阀,9-再生器,10-热催化剂管,11-取热管,12-流化风分布管(催化剂降温器底部),13-蒸汽分布管(预提升混合器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英聚,未经刘英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报警的天馈线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