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沟排水减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3973.2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斌;武丹丹;何文军;马俊超;徐子龙;张能钦;施卫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金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抗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盲沟排水减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车库、水池、商场、储液罐等地下建筑物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物的抗浮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有配重法、抗浮锚杆、抗浮桩及传统盲沟排水系统。配重法采用上部覆土或增厚底板,受到空间限制,造价增高且抗浮效果不显著;抗浮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和施工条件影响大;抗浮锚杆施工难度大,锚杆耐久性难以保证;传统盲沟排水系统采用塑料管穿孔外包土工布,工序复杂且塑料管容易受上部荷载影响产生变形,过水断面减小导致系统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主动解决地下建筑物在施工及正常使用中不同工况下的抗浮要求,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靠性强的盲沟排水减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盲沟排水减浮结构,该结构由粗砂反滤层、土工布反滤层和碎石排水层组成。
所述的粗砂反滤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盲沟底部原状土之上,一部分位于盲沟顶部回填土之下;
所述的土工布反滤层位于粗砂反滤层的上述两部分之间。土工布反滤层采用采用土工布材料,连接方式为搭接方式;
所述的碎石排水层被包裹在土工布反滤层之中。碎石排水层采用级配碎石材料,粒径组分为2~5mm、5~10mm、10~20mm三种,其三组的质量百分比为2:5:13。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降低了地下建筑物抗浮水位,可主动解决施工过程和正常使用中不同工况下的抗浮要求;
2、解决了传统盲沟排水系统中塑料管易压扁,过水断面易减小的现象,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适应性强,工序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盲沟排水减浮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盲沟;2、盲沟顶部回填土;3、盲沟底部原状土;4、粗砂反滤层;5、土工布反滤层;6、碎石排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盲沟排水减浮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由该图可见,该盲沟排水减浮结构由粗砂反滤层4、土工布反滤层5和碎石排水层6组成。
粗砂反滤层4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盲沟底部原状土3之上,一部分位于盲沟顶部回填土2之下。
土工布反滤层5位于粗砂反滤层4的上述两部分之间。具体施工时是先在盲沟1槽底部铺一层粗砂,然后沿底部及两侧沟壁铺放土工布,并预留顶部覆盖所需的土工布。土工布反滤层5采用土工布材料,材料孔径大小由计算得出,要求既能满足排水需求,又能达到防於功效。土工布材料的连接方式为搭接方式,本实施例中,搭接宽度大于0.3m。该土工布反滤层5与原状土和粗砂反滤层紧密贴合。
碎石排水层6被包裹在土工布反滤层5之中。碎石排水层采用级配碎石材料。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碎石按照粒径分为三组,粒径分别为为2~5mm、5~10mm、10~20mm,其三组的质量百分比为2:5:13。根据试验结果,该级配碎石材料抗压强度高,孔隙率大,可以保证盲沟排水断面的大小。
所述的盲沟排水断面尺寸由实际经验及计算得出,保证盲沟泄水能力大于排水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金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金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3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