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油雾吸收装置的数控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3550.0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平;张桂春;徐为为;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湖塘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吸收 装置 数控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油雾吸收装置的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能够解决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性能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多氯联苯成分的大量的油雾,隐性地损害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0.3~3.5微米的颗粒吸入人体内对健康构成危害,油雾沉积在工作区,易造成工伤等事故。高速切削产生的大量油雾长时间吸附在设备和工件上,成为机床内和电气系统故障的原因,给维护机床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也使机床的加工精密度大大降低。如果将油雾气体排向室外,还会破坏环境。而且油雾长时间沉积在墙面上、设备上还会潜在火灾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油雾吸收装置,能够在机加工过程中自动收集防护罩内部的油雾的数控机床。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油雾吸收装置的数控机床,具有机床本体和位于机床本体外部的防护罩;所述机床内还设有油雾吸收装置,所述油雾吸收装置包括油雾吸收器和与其相连的油雾吸收器开口;所述油雾吸收器固定设置在防护罩一侧的油雾吸收器固定孔内,所述油雾吸收器开口设置在机床防护罩空腔内,并通过管道与油雾吸收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雾吸收器设置在防护罩一侧中部,所述油雾吸收器开口直径Φ为140~160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雾吸收器开口直径Φ为148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雾吸收器固定孔后端与机床防护罩后部的距离L1为500~510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雾吸收器固定孔宽W为200mm,油雾吸收器固定孔长L2为3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内增设有油雾吸收装置,可有效吸收机床在加工零件工程中产生的大量油雾,从而避免大量油雾长时间吸附在设备和工件上,对设备造成的一系列故障,影响工作效率,还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油雾吸收后还可防止油雾散发到车间内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从而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油雾吸收器固定设置在防护罩一侧,不会增加整台设备的体积,还可增加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油雾吸收器开口设置防护罩内部中心处,可大范围地吸收防护罩内产生的油雾,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油污吸收器内部,实现防护罩内油雾的及时清除;
(3)本实用新型油雾吸收器开口直径在140~160mm之间,可提高油雾吸收量,从而提高油雾吸收效率;油雾吸收装置设置在防护罩最佳的位置,不但可以提供吸收效率,还可合理利用空间,使整机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本体;2、防护罩;3、油雾吸收装置;31、油雾吸收器;32、油雾吸收器开口;33、油雾吸收器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床本体1和位于机床本体1外部的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机床内还设有油雾吸收装置3。油雾吸收装置3包括油雾吸收器31和与其相连的油雾吸收器开口32;油雾吸收器31固定设置在防护罩2一侧的油雾吸收器固定孔33内,油雾吸收器开口32设置在机床防护罩2空腔内,并通过管道与油雾吸收器31相连。油雾吸收器31设置在防护罩2一侧中部,为了提高油雾的吸收效率,油雾吸收器开口32可设计为较大的直径可在140~160mm之间,本实施例油雾吸收器开口直径Φ为148mm。
优选地,油雾吸收器固定孔33后端与机床防护罩2后部的距离L1为500~510mm。油雾吸收器固定孔33宽W为200mm,油雾吸收器固定孔33长L2为300mm,合适的尺寸设计不但可以合理利用空间,还可提高油雾吸收效率,从而大大提高防护罩2内的洁净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3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麦稻秸秆打捆机针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玉米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