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交流输电线路均压的新型屏蔽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3292.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42 | 分类号: | H01B17/42;H02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流 输电 线路 新型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流输电线路均压的新型屏蔽环。
背景技术
我国的送电电压形式为交流的,为了将高压均匀分布在物体周围,保证在环形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从而达到均压的效果。因此在高压电器和电力系统(变电站、高压线路等)绝缘瓷裙位置装有均压环;为了控制被测元器件表面的泄漏电流回流到电源,使其他器件不受泄露电流的影响,在线路上安有屏蔽环;将屏蔽环向上延伸,把绝缘子串的最后一片包容进来,不但对串上的金具起了屏蔽保护作用,而且也对串上的绝缘子起了均压作用,该环为均压屏蔽环。
传统的均压屏蔽环一般由圆管弯成,材质有铝制的、铁制的、不锈钢制的。环的结构有闭环的、开环的。闭环的不利于安装,安装费时、费力;开环的承重不好,不能保证1000N的承重试验,使用寿命短,并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流输电线路均压的新型屏蔽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交流输电
线路均压的新型屏蔽环,包括环体和支架,环体由右半环、左半环通过两个半环之间的两个连接接头连接组成;
支架为两个;所述右半环和左半环截面为管状;
支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支架通过两端的连接环分别套置在右半环和左半环上;
连接环通过其内侧环面上涂抹的粘结剂和右半环或左半环相粘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均压屏蔽环的缺点,具备了安装省时、省力;承重大,使用寿命长,安全隐患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环与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环与支架连接的侧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半环;2、左半环;3、连接接头;4、支架;5、连接环;6、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环体和支架4。环体由右半环1、左半环2通过两个半环之间的两个连接接头3连接组成。支架4为两个。右半环1和左半环2截面为管状,由专用模具一次成型。支架4也是由专用模具一次成型。
支架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5,中间截面为管状;支架4通过两端的连接环5分别套置在右半环1和左半环2上。连接环5通过其内侧环面上涂抹的粘结剂6和右半环1或左半环2相粘结固定。
应用时现将支架4分别固定在两个半环上,再用连接接头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均压屏蔽环,通过支架上的螺栓固定。这种结构安装方便、省时、省力,空心的管状减轻了自重且承重量大,同时还避免了开裂、变形、腐蚀等现象,寿命增长。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峰仁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3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