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机出口风束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2580.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峰;赵浩;张凌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口风 优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风力输送和风力分选的领域,对风速分布、风束截面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背景技术
为了使不均匀的气流分散和扩展开,风机出口长度一般要达到6倍当量直径长度过渡,才能与受风装置联接;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空间位置、机器摆放的限制,风路系统中风机到受风装置达不到理想距离,受风装置入口尺寸与风机出口尺寸差别较大时,为了使风速分布均匀,按常规设计不能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特殊设计的风束优化装置,使风机出口风束从自然扩散状态变为强制扩散状态,从而达到风速均匀分布,缩短扩散距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过渡风管、导流收敛叶片、导流发散叶片、风机连接法兰、受风装置连接法兰、叶片角度调整装置、调整锁紧螺栓、弧形长条孔、转销、叶片定位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风管为横向发散、纵向收敛结构,所述过渡风管内设置有导流叶片。
所述导流叶片包含横向导流发散叶片组和纵向导流收敛叶片。
所述导流叶片角度可以调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横向发散、纵向收敛过渡风管,同时增加了导流叶片,通过引流、分流,缩短了风束自由扩散或压缩状态时的要求距离,使风束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发散叶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收敛叶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连接法兰、受风装置连接法兰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片调整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片调整锁紧螺栓、转销、叶片定位螺栓示意图。
图中:1.过渡风管,2.导流收敛叶片,3.导流发散叶片A,4.导流发散叶片B,5.导流发散叶片C,6.风机连接法兰,7.受风装置连接法兰,8.叶片角度调整装置,9.调整锁紧螺栓,10.弧形长条孔,11.转销,12.叶片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就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以在4-72,8#风机,受风装置要求风束截面为2500mm×150mm,过渡距离1000 mm的连接管路为例。
如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束优化装置包括过渡风管1、导流收敛叶片2、导流发散叶片A 3、导流发散叶片B 4、导流发散叶片C 5、风机连接法兰6、受风装置连接法兰7、叶片角度调整装置8、调整锁紧螺栓9、弧形长条孔10、转销11、叶片定位螺栓12。
过渡风管1为焊接结构,水平方向单面发散角为50°,垂直方向单面收敛角17°,过渡距离1000 mm。风机连接法兰6、受风装置连接法兰7中心高度差为50mm。导流收敛叶片2、导流发散叶片A3、导流发散叶片B4、导流发散叶片C5,安装在叶片角度调整装置8上,通过,叶片定位螺栓锁紧12固定。
过渡风管1的底板和顶板开有弧形长条孔10。
叶片角度调整装置8一端通过转销固定11,另一端可在弧形长条孔内绕转销10转动,调整叶片角度,然后通过调整螺锁紧螺栓9锁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2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提升机棒形深度指示仪
- 下一篇:一种纱管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