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造烟叶真空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2301.X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余红涛;徐广晋;刘建平;关平;王焰;王忠泽;郭维平;曾凡凤;李正武;陈远祥;吕正峰;许江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39/07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造 烟叶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动片基或再造烟叶输送网带的辊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中,在采用多层布置的气浮干燥箱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进行层间转换时多采用人工操作,其弊端是劳动强度大,运行稳定性差,运行车速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系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进行层间转换时可进行自动操作、片基或再造烟叶转移效果好、运行稳定性好的带动输送网带的再造烟叶真空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再造烟叶真空辊,真空辊辊体的一端轴头为空心轴,在真空辊辊体外圆表面加工有环形沟槽,沟槽内加工有通向空心轴的通孔,辊体的空心轴外端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带动输送网带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进行层间转换时,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实现封闭自动操作,且生产运行稳定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真空辊,2-承托网带,3-下网带,1a-辊体,1b-风管,1c-风机,1a-1-沟槽,1a-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再造烟叶真空辊,其真空辊辊体1a的一端轴头为空心轴,在真空辊辊体整个外圆表面均加工有环形沟槽1a-1,沟槽内加工有通向空心轴的通孔1a-1,辊体的空心轴外端通过风管1b与风机1c连接。辊体可用钢管加工。运行时,启动风机1c,由于风机的抽吸作用,使与其相连的辊体1a的沟槽1a-1内形成真空,当片基或再造烟叶被下网带3输送运行至真空辊处时,在真空的作用下片基或再造烟叶被吸附到包覆在真空辊上的承托网带2上运行,实现片基或再造烟叶的转移。
本实用新型再造烟叶真空辊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2中箭头所示,真空辊1带动包覆在其辊面上的承托网带2及吸附在承托网带上的再造烟叶片基或再造烟叶运行。片基或再造烟叶被承托于承托网带内,片基或再造烟叶在真空辊处转向吸附于承托网带上,也可以根据需 要按图1箭头所示方向相反方向,即片基或再造烟叶被承托于承托网带内,片基或再造烟叶在真空辊处转向吸附于承托网带上。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再造烟叶片基或再造烟叶转移效果差、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真空辊,实现自动操作,设备运行稳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经生产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2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