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多维点胶机的注胶阀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42142.3 | 申请日: | 2013-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祁争健;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多维 点胶机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机的注胶阀体,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多维点胶机的注胶阀体。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聚氨酯是由我国上海后先聚氨酯引入,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随着聚氨酯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聚氨酯,对于一些运营商脱颖而出,聚氨酯(简称PU)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主要又包含热塑性TPU和热固性-多以浇注工艺实现CPU)、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四维路径点胶,可在产品表面、外壁、垂直面、缝隙内、球形曲面进行快速打点、画线、画圆及各种不规则图形。精确定位,精准控胶,不拉丝,不漏胶,不滴胶。点 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
现有的聚氨酯多维点胶机工作时:双组份聚氨酯胶分别从轴阀的阀体的地进料口进入,分别通过销轴的孔,然后通过混合头入口进入混合头进行混合点胶,待机时通过气压旋转销轴,通过阀体后,经过销轴孔,从回流口进行回流。缺陷和问题:销轴与阀体,阀体和混合头之间的间隙会经常堵料,无法正常工作;销轴的频繁转动,易磨损,磨损会使间隙加大;阀体,销轴加工工艺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聚氨酯多维点胶机的注胶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多维点胶机的注胶阀体,由进料装置组合、清洗装置、抽料装置、混合头装置组成,所述的混合头装置上设有混合头入口,所述的进料装置组合由2个进料装置组成,所述的进料装置、清洗装置、抽料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的混合头入口。
所述的进料装置由针阀阀体、针阀进料口、顶针I、顶针II、回流口组成,所述的针阀阀体上设有针阀进料口、顶针I、顶针II、回流口,所述的针阀进料口开设在针阀阀体上端。
所述的顶针I、顶针II开设在针阀阀体前端。
所述的回流口开设在针阀阀体侧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聚氨酯料由进料装置的针阀进料口进入,顶针I松开,顶针II动作堵住回流口,使聚氨酯料通过针阀阀体进入混合头入口,另一个进料装置同理同步进入混合头入口,在混合头装置进行混合后 点胶,待机时顶针I工作,顶针II松开,堵住聚氨酯料进入混合头装置,禁止原料进入,使原料通过针阀阀体从回流口回流;在点胶停止后由抽料装置抽空混合头装置里残留的料,停机前由清洗装置进行管路阀体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外观简单实用,阀体顶针I和II分别动作,不易产生填料;装置分布合理,维护简单方便;增加的抽吸装置,使残留在混合头的料可以回收利用,且方便后面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说明,一种聚氨酯多维点胶机的注胶阀体,由进料装置组合1,2、清洗装置3、抽料装置4、混合头装置10组成,所述的混合头装置10上设有混合头入口11,所述的进料装置组合1,2由2个进料装置组成,所述的进料装置1、清洗装置3、抽料装置4分别连接所述的混合头入口11,所述的进料装置由针阀阀体5、针阀进料口6、顶针I7、顶针II8、回流口9组成,所述的针阀阀体5上设有针阀进料口6、顶针I7、顶针II8、回流口9,所述的针阀进料口6开设在针阀阀体5上端,所述的顶针I7、顶针II8开设在针阀阀5体前端,所述的回流口9开设在针阀阀体5侧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2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发电启动一体式的发动机
- 下一篇:便携式网络分析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