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1634.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通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铸造 火车 摩擦 浇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
背景技术
熔模铸造,又称失腊法,它是用腊制作所要铸成器物的模子,然后在腊模上涂上泥浆,形成泥模,等泥模晾干后,再焙烧成陶模,在焙烧的过程中,腊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再从制泥模时留下的浇注口灌入金属液,经冷却后就制成所需的器物。在现有技术的熔模铸造中,浇冒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铸件的精度,浇冒系统一般包括浇口杯、直浇道和内浇口,浇口杯连接在直浇道的上端,直浇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内浇口,每个内浇口对应连通一个铸件的型腔,通常将浇口杯与直浇道合并称为浇口棒。
目前,火车上使用的摩擦块(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摩擦块本体101,该摩擦块本体101的两侧壁均向外设有凸块102。在铸造该摩擦块时,使摩擦块蜡模本体上的第一浇口103、第二浇口104和第三浇口105分别与浇口棒(如图2所示)上的第一内浇口203、第二内浇口204和第三内浇口205组焊;在浇铸时由于摩擦块蜡模本体上的第一浇口103和第三浇口105的横截面较小,而摩擦块蜡模本体两侧的凸块102及摩擦块蜡模本体侧壁的厚度较厚,钢水在流过第一浇口103和第三浇口105时,冷却较快,使摩擦块本体侧壁及凸块没有足够的钢水来补缩,从而使铸造后的摩擦块的侧壁及凸块内部产生缩松或缩孔,铸造出的摩擦块满足不了该产品内部的高致密度的要求,次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铸造时可消除摩擦块内部缩松的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它包括浇口杯和直浇道,所述直浇道上设有分别与摩擦块蜡模上的第一浇口、第二浇口和第三浇口连接的第一内浇口、第二内浇口和第三内浇口,所述第一内浇口和第三内浇口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保温板,且每个保温板的自由端向摩擦块蜡模的方向延伸。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浇口棒在使用时,使浇口棒的第一内浇口、第二内浇口和第三内浇口分别与摩擦块蜡模上的第一浇口、第二浇口和第三浇口连接,在熔模浇铸时,由于第一内浇口和第三内浇口处的保温板融化后充入钢水的保温作用,使钢水在流过摩擦块蜡模上第一浇口和第三浇口时,不会很快冷却,这样就延缓了第一浇口和第三浇口处钢水的冷却时间,保证钢水充分充入摩擦块蜡模,使铸造后的摩擦块的侧壁及凸块内部不会产生缩松或缩孔,满足该产品内部的高致密度的要求,浇铸的摩擦块废品率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板为外端薄内端厚且中间光滑连续的保温板。该形状保温板的设计在铸造时可实现摩擦块的顺序凝固,也即从摩擦块远离浇口棒的一侧向该摩擦块靠近浇口棒的一侧按先后顺序凝固,这样就很好地防止摩擦块的侧壁及凸块内部不会产生缩松或缩孔。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板的宽度至少为摩擦块蜡模壁厚和凸块宽度之和的两倍。这样保温板才能有足够的温度来保证延缓第一浇口和第三浇口处钢水的冷却和摩擦块的顺序凝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火车用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01、摩擦块本体,102、凸块,103、第一浇口,104、第二浇口,105、第三浇口;201、浇口杯,202、直浇道,203、第一内浇口,204、第二内浇口,205、第三内浇口;1、浇口杯,2、直浇道,3、第一内浇口,4、第二内浇口,5、第三内浇口,6、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其结构包括浇口杯201、直浇道202和分布在直浇道上的第一内浇口203、第二内浇口204、第三内浇口205。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火车摩擦块的浇口棒,它包括浇口杯1和直浇道2,所述直浇道2上设有分别与摩擦块蜡模上的第一浇口、第二浇口和第三浇口连接的第一内浇口3、第二内浇口4和第三内浇口5,所述第一内浇口3和第三内浇口5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保温板6,且每个保温板6的自由端向设置摩擦块蜡模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的保温板6为外端薄内端厚且中间光滑连续的保温板6。
所述保温板6的宽度至少为摩擦块蜡模壁厚和凸块宽度之和的两倍。这样保温板才能有足够的温度来保证延缓第一浇口和第三浇口处钢水的冷却和摩擦块的顺序凝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通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通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1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气缸套内外圆跳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