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辣椒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9983.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少红;徐祖芳;叶家先;颜永政;杨祖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B65B3/28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1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食品灌装设备,具体为油辣椒灌装机。
背景技术
油辣椒制品作为一种备受消费者喜欢的风味食品,其料质包含辣椒、花生、豆豉、食用油及肉和其他固液态调配添加物。由于该瓶装食品属于复杂固液混合体,其密度不均且流动性差,灌装时需要保证每瓶品质一致,即食品中固体、液体有固定的比例。现有技术中,灌装装置主要用于单独的液体、粉状、规则固体等,对于含有液态和不规则固态混合物的油辣椒灌装具有搅拌不均,固液灌装不均的致命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不均质的固液混合物灌装设备——油辣椒灌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辣椒灌装机,它包含:控制箱、称量器、进料阀、排料阀、搅拌轴、搅拌桨、电机、进料口、排料口、变速器和搅拌容器;控制箱控制电机转动,电机的转动通过变速器变速,变速器变速后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的控制箱通过称量器传来的称重数据控制进料阀和排料阀;所述的搅拌容器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的搅拌容器底部设有固体灌装口,搅拌容器侧面靠上的位置设有液体灌装口,固体灌装口和液体灌装口下面均连接有称量器,称量器均设有进料阀和排料阀,两个排料阀下端连接到搅拌容器的排料口;所述的搅拌桨接触搅拌容器的底面。
所述的搅拌容器的底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体灌装口。
所述的搅拌容器侧面靠上的位置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液体灌装口。
所述的每个固体灌装口和液体灌装口经过下面的进料阀、称量器和排料阀后连接到排料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油辣椒灌装机,在搅拌的同时将料分为固态和液态分别称量和灌装,有效的控制了灌装有辣椒时固态不均和液态比例失调的缺点;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灌装环境密闭,高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辣椒灌装机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箱,2-称量器,3-进料阀,4-排料阀,5-固体灌装口,6-搅拌轴,7-搅拌桨,8-电机,9-进料口,10-排料口,11-变速器,12-液体灌装口,13-搅拌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说明。
一种油辣椒灌装机,它包含:控制箱1、称量器2、进料阀3、排料阀4、搅拌轴6、搅拌桨7、电机8、进料口9、排料口10、变速器11和搅拌容器13;控制箱1控制电机8转动,电机8的转动通过变速器11变速,变速器11变速后带动搅拌轴6转动,搅拌轴6上设有搅拌桨7;所述的控制箱1通过称量器2传来的称重数据控制进料阀3和排料阀4;所述的搅拌容器13设有进料口9和排料口10;所述的搅拌容器13底部设有固体灌装口5,搅拌容器13侧面靠上的位置设有液体灌装口12,固体灌装口5和液体灌装口12下面均连接有称量器2,称量器2均设有进料阀3和排料阀4,两个排料阀4下端连接到搅拌容器13的排料口10;所述的搅拌桨7接触搅拌容器13的底面。
所述的搅拌容器13的底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体灌装口5。
所述的搅拌容器13侧面靠上的位置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液体灌装口12。
所述的每个固体灌装口5和液体灌装口12经过下面的进料阀3、称量器2和排料阀4后连接到排料口10。
油辣椒从进料口9进入搅拌容器13,控制箱控制电机8转动,电机8通过变速器11带动搅拌轴6和搅拌桨7,搅拌桨7在搅拌容器13的底部搅拌,将油辣椒中的下沉的固态物搅拌均匀,而油辣椒中的液态油性物在搅拌容器13的上层,固态物从固体灌装口5、液态油从液体灌装口12分别进入称量器2,称量器2将称重质量数据传送到控制箱1,当称重质量与预设相等时关闭进料阀3停止进料,当两个称量器2中的质量都于预设值相等时同时打开两个排料阀4,两个排料阀4将固态物和液态油从排料口10将油辣椒灌装入包装容器中。
可以在搅拌容器13底部设置多个固体灌装口5,并在搅拌容器13侧面靠上的位置设有同样多个液体灌装口12,每个固体灌装口5和液体灌装口12经过进料阀3、称量器2和排料阀4后从各自的排料口10将油辣椒灌装,以提高灌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9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双玻璃丝包薄膜电工扁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