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双向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9346.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1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双向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阀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双向换向阀。
背景技术
换向阀是一种常用的阀类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介质流动方向的切换,广泛应用于介质流动管道上。现有技术换向阀中多采用内有通腔的换向球体转动来实现换向的,在使用过程中换向球体易受介质冲击力影响产生偏移,从而影响介质流动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双向换向阀,以解决现有技术换向阀利用换向球体转动实现换向易产生偏移影响介质流动速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双向换向阀,包括内有横向通腔的阀体,阀体一端连接有与横向通腔一端连通的进管口,其特征在于:阀体顶部、底部分别开有与横向通腔连通的换向口,两换向口与横向通腔结合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两换向口左侧的阀体顶部、底部之间连接有导向杆,还包括有丝杆,以及设置在两换向口之间上下排列的一对支撑座,其中上方的支撑座顶部设置有朝向阀体顶部换向口并可堵入顶部换向口密封圈中的球形堵塞,下方的支撑座底部设置有朝向阀体底部换向口并可堵入底部换向口密封圈中的球形堵塞,且两支撑座之间间距小于阀体横向通腔的高度,所述丝杆底端转动安装在两换向口右侧的阀体底部,丝杆上部转动安装在两换向口右侧的阀体顶部且丝杆顶端从阀体顶部穿出,两支撑座左侧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两支撑座右侧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壁成型有内螺纹,所述丝杆从两支撑座之间连接管穿过并与连接管内壁螺纹配合。
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双向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与阀体顶部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左侧与导向杆滑动配合,支撑座右侧连接管与丝杆螺纹配合,通过转动丝杆可实现两支撑座整体上下滑动,从而利用球形堵塞轮流堵入换向口中,实现介质流向切换。本实用新型不会产生偏移影响介质流速,并且可通过外部电机控制丝杆的转动,实现换向阀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双向换向阀,包括内有横向通腔2的阀体1,阀体1一端连接有与横向通腔2一端连通的进管口3,阀体1顶部、底部分别开有与横向通腔连通的换向口4,两换向口4与横向通腔2结合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5,两换向口4左侧的阀体1顶部、底部之间连接有导向杆6,还包括有丝杆7,以及设置在两换向口4之间上下排列的一对支撑座8,其中上方的支撑座顶部设置有朝向阀体顶部换向口并可堵入顶部换向口密封圈中的球形堵塞9,下方的支撑座底部设置有朝向阀体底部换向口并可堵入底部换向口密封圈中的球形堵塞10,且两支撑座8之间间距小于阀体1横向通腔2的高度,丝杆7底端转动安装在两换向口4右侧的阀体1底部,丝杆7上部转动安装在两换向口4右侧的阀体1顶部且丝杆7顶端从阀体1顶部穿出,两支撑座8左侧滑动安装在导向杆6上,两支撑座8右侧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内壁成型有内螺纹,丝杆7从两支撑座8之间连接管11穿过并与连接管11内壁螺纹配合。丝杆7与阀体1顶部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套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9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液
- 下一篇:一种光伏硅片清洁剂及其清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