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捷变频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9279.3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陆田心;刘利峰;朱金中;朱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16 | 分类号: | H03L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21406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变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频率发生器,且特别涉及一种高速捷变频标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捷变频率源是现代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雷达、导航、通讯以及空间电子设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对高速捷变频率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备能否准确运行,不仅受高速捷变频率源输出的频率带宽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相邻两频率值间的频率差(称为步进)的影响。具体而言,当系统所需的频率信号超出高速捷变频率源的带宽范围或刚好落于相邻两频率值之间时,系统将无法或准确运行。因此,如何增加高速捷变频率源的带宽且同时减小相邻两频率值间的步进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高速捷变频率源通常采用单独谐波发生器或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来实现。谐波发生器可产生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频率信号,即相邻两谐波间的步进为基波频率值。当基波频率值较小时,谐波发生器输出的步进小同时其带宽也窄;为了增加带宽,需增加输入基波值,这将导致输出的谐波间的步进增大。即采用谐波发生器不可能同时达到既增加带宽且同时减小输出谐波间的步进的技术要求。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波形的幅值以及相位进行量化,并经相位累加器累加后形成不同的频率值。该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输出频率的步进取决于累加器的字长,其步进可达到很小。且理论上而言,该种方法其频率带宽很宽,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相位截断引入的杂散以及模数转换误差的影响,该种方法输出的频率杂散性很大,其输出频率仍只能在窄带宽范围内使用。
传统的高速捷变频率源无法同时实现宽带和细步进的要求,其通用性差。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需针对不同的设备系统设计特定的高速捷变频率源,在宽带和细步进间择一满足。重复设计高速捷变频率源不仅设计周期长且设计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速捷变频率源无法同时实现宽带和细步进的要求,提供一种高速捷变频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包括多频率发生器、细频模块、粗频选择器和第一混频器。多频率发生器将外部晶振产生的固定频率信号转换为包括第一点频信号和第二点频信号的多点频信号。细频模块电性连接多频率发生器,抽取多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多个第一点频信号,并将该第一点频信号细分成相应数量的细步进频标信号。粗频选择器电性连接多频率发生器,抽取多频率发生器输出的多个第二点频信号。第一混频器接收细频模块输出的细步进频标信号和粗频选择器抽取的第二点频信号,并将两者混频处理后输出。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细频模块包括细频选择器和第一分频器,细频选择器电性连接于多频率发生器和第一分频器之间。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细频模块还包括步进调节单元,步进调节单元接收外部晶振产生的固定频率,经细分处理后与细频模块输出的细步进频标信号混频后输出。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步进调节单元包括第二分频器和第二混频器,第二分频器电性连接外部晶振,第二混频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的输出端。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步进调节单元还包括功分器,功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外部晶振,其中一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分频器,另一输出端电性连接细频模块的输出端。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多频率发生器包括谐波发生器输出等步进的点频信号。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多频率发生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分频器,第三分频器电性连接谐波发生器。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高速捷变频标装置还包括温度补偿衰减器,电性连接细频模块的输出端,温度补偿细频模块输出的频率信号。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高速捷变频标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经分隔板分割为多个容置空间,多频率发生器、细频模块、粗频选择器以及第一混频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容置空间内。
上述的高速捷变频标装置,其中,壳体为镀镍银材料制成,且容置空间之间通过镀银铜线对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9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