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炮制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907.6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玉;孙正;吕迎智;牛新红;孙荣涛;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正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炮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炮制釜。
背景技术
中药治病已经广泛被人们接收,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接收,但是现有技术的中药提取制备,多是先使用普通砂锅进行煎煮提取,再经浓缩、烘干粉碎制成各种散剂、片剂或胶囊,但是由于砂锅材质脆性易碎特点的限制,不能将容量做的够大,大的砂锅既不能拿也不能搬,无法将药倒出,强行挪动很容易破碎,造成锅碎药撒人烫伤,不能适应于大医院或制药厂对中药的工厂化生产,制药厂由于没有大型砂锅用于中药生产,不得已使用不锈钢容器来加工中药,不锈钢容器加工中药,存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金属离子的作用,加工成的中药药效远不如砂锅来得好,因而有些中药厂不得采用集群式小砂锅组成煎药车间,这样,虽然能够保证药效,但是采用小砂锅生产存在的不足是药材浪费严重,能源浪费严重,中成药质量不能保证,还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生产能力上不去,无法满足中成药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炮制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釜体、漏筒、釜盖、药液循环搅拌机构和漏筒提升机构组成,其中,釜体的外壁设置有钢质外套,钢质外套外壁周边设置有环形电感加热器,钢质外套底部设置有盘形电磁加热器,环形电感加热器和盘形电磁加热器镶嵌在绝热保温套之中,釜盖的边缘通过子口与釜体的上口连接,釜盖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釜体上口内侧设置有环形台阶,漏筒之中设置有密孔压药筛盘,漏筒上口设置有水平环形翻边,水平环形翻边与环形台阶吻合连接,水平环形翻边内侧还设置有垂直环形挡边,该环形挡边与釜体上口内壁组成环形药沫溢流槽,环形药沫溢流侧面开有药沫溢流孔,药沫溢流孔与设置在绝热保温套外壁上的药沫收集筒连通;
药液循环搅拌机构是由循环泵、注药三通管和排药三通管组成,注药三通管设置在药液循环搅拌机构的上部,注药三通管的右端出液口穿过釜盖伸进釜体内腔,左端自来水进口串接电磁阀与自来水管网连接,下端进药管串接循环泵与排药三通管连接,排药三通管的上端排药口从釜体底部伸进釜体内腔,下端排药口串接电磁阀接药液浓缩釜,左侧的排药循环管串接循环泵接注药三通管下端的进药循环管;
漏筒提升机构是由吊装连接件和吊杆组成,吊装连接件设置在釜盖的顶部中心,吊杆的下端设置有托盘,吊杆穿在漏筒、筛盘和釜盖中间,吊装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盲孔,吊杆上端插在盲孔之中,吊杆和吊装连接件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超声波液位探测仪、远红外温度测量仪及循环泵通过导线与工控计算机连接实现智能控制。
所述的釜体、漏筒和吊杆与液体接触的表面均附着有釉质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中药炮制釜有益效果:具有容量大,使用方便,节约能源,节省药材,提高药材的利用率,自动化程度高,不污染环境、节省劳动力等特点,能够适用于大规模传统中药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中药炮制釜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保温套1、釜体2、漏筒3、药沫收集筒4、密孔压药筛盘5、药沫溢流孔6、环形药沫溢流槽7、超声波液位探测仪8、远红外温度测量仪9、釜盖10、电磁阀12、自来水进口13、钢质外套14、压药筛盘15、循环泵16、钢质外套17、环形电感加热器15、盘形电磁加热器19、上端排药口20、进药循环管21、吊杆22、吊装连接件23、垂直环形挡边24、水平环形翻边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中药炮制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中药炮制釜,其结构是由釜体2、漏筒3、釜盖10、药液循环搅拌机构和漏筒提升机构组成,其中,釜体2的外壁设置有钢质外套14,钢质外套14外壁周边设置有环形电感加热器15,钢质外套14底部设置有盘形电磁加热器19,环形电感加热器15和盘形电磁加热器19镶嵌在绝热保温套1之中,釜盖10的边缘通过子口与釜体2的上口连接,釜盖1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和超声波液位传感器9,釜体2上口内侧设置有环形台阶,漏筒3之中设置有密孔压药筛盘5,漏筒上口设置有水平环形翻边25,水平环形翻边25与环形台阶吻合连接,水平环形翻边25内侧还设置有垂直环形挡边24,该环形挡边24与釜体2上口内壁组成环形药沫溢流槽7,环形药沫溢流7侧面开有药沫溢流孔6,药沫溢流孔6与设置在绝热保温套1外壁上的药沫收集筒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正,未经孙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哺乳瓶装置以及哺乳瓶
- 下一篇:一种中药煎制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