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榨油炒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634.5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小燕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6221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 炒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是说明了一种榨油炒料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榨油生产线的生产流程是:炒料→榨油→滤油→成品,而炒料流程中使用的炒料机是榨油机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因为无论什么油料都必须进行炒料工序,这个工序既关系着榨油机的出油率,同时也跟榨油机的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关键是直接影响到出油的醇香,从而关系到成品的销售。
目前,多数的炒料工序是由人工在大的铁锅里翻炒油料,人工劳动强度大,需要专人专职,而且对专业技能的依赖性强。市面上有少数可以自动工作的炒料机,但都需要进行30分钟以上的油料炒制,才进入榨油机进行榨油,工作时间长,效率低。
综上所述,市场上需要一款构造简洁,工作高效,配合榨油机使用的自动物料热加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洁,工作高效的榨油炒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炒料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座上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方的物料加热输送机构,所述物料加热输送机构包括壳体本体和在壳体本体内做相对旋转运动的螺旋输送辊,所述壳体本体一端部上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部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螺旋输送辊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壳体本体上安装有至少一设置有温控探头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驱动装置分别与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圈,所述温控探头设置在电加热圈上,所述电加热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加热圈套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
所述壳体本体为筒状结构,壳体本体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机座设置有垂直安装壁板,所述连接端连接在所述垂直安装壁板的一安装面上,对应所述连接端的位置在垂直安装壁板的另一安装面上设置有轴承件,所述螺旋输送辊的一端对应所述轴承件的内圈位置贯穿所述垂直安装壁板并安装在轴承件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链条、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上,所述从动链轮设置在所述螺旋输送辊的一端上,所述链条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
所述驱动装置为调速电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中之一。
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洁、合理,采用调速电机通过链条驱动螺旋输送辊旋转送料,无需减速箱,传动直接高效。电机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下方,并采用链条传动有效避免热量对电机的影响,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筒状结构的壳体本体上设置有电加热圈,对油料进行加热,电加热圈上设置有温控探头,电控装置通过温控探头用于调控电加热圈的温度,用于对不同油料进行恒温炒料,适用于多种油料的炒制,同时,通过电控装置对应电加热圈的温度同步调整调速电机转速的快慢,实现自动化。使用时,可在电控装置上采用手动模式或自动控制的方式。
螺旋输送辊利于有效将油料进行翻动,受热均匀,达到榨油所需要的加热效果。油料从进料斗至出料口的过程时间短,工作高效。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洁、合理,使用上稳定耐用,成本低,能用于不同油料的自动炒制,无需对人工专业技能的依赖,能很好与榨油机配套使用用来保证榨出油品的醇香。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11-垂直安装壁板、2-壳体本体、21-进料口、22-出料口、23-料斗、3-螺旋输送辊、4-电加热圈、5-轴承件、6-驱动装置、7-主动链轮、8-从动链轮、9-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榨油炒料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的驱动装置6,设置于机座1上位于所述驱动装置6上方的物料加热输送机构,所述物料加热输送机构包括壳体本体2和在壳体本体2内做相对旋转运动的螺旋输送辊3,所述壳体本体2一端部上设置有进料口21,另一端部上设置有出料口22,所述螺旋输送辊3的一端与驱动装置6相连接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壳体本体2上安装有至少一设置有温控探头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驱动装置6分别与电控装置(附图中未示)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圈,所述温控探头(附图中未示)设置在电加热圈上,所述电加热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加热圈4套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小燕,未经黄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